永发信息网

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9:07
  • 提问者网友:轮囘Li巡影
  • 2021-01-04 00:15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14分)梁①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②,以布衣富侔国③,是必有奇智。”及召朱公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④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⑤也,其径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王曰:“径与色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⑥去,赏疑则从与⑦。梁国大悦。【注释】①梁: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后的别称。②陶之朱公:范蠡帮助勾践灭吴雪耻后,乘扁舟,变姓名,后来到曹国的陶地,经商致富,号陶朱公。③侔(móu):等同。国:周代诸侯国,代指诸侯。④吾子:相当于“您”。⑤相如:相同。⑥从:依从。去:去除。⑦与:赞许,奖赏。1.(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4分)①及召朱公问曰( ) ②吾子决是 ( )③臣,鄙民也 ( ) ④梁尝有疑狱( )(2)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用法与例句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以布衣富侔国A.固以怪之矣 B.不以物喜 C.何以谓之文也 D.皆以美于徐公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陶朱公并没有告诉梁王该怎么办,梁王却没有了疑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什么?(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1-04 01:07
1.(1)①等到 ②判断 ③目光短浅 ④案件 (2)C2.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3.4.所以(在梁国)有疑虑的案件(可以判罪,也可以不判罪的案件),就依从不判罪;有疑虑的奖赏(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就依从奖赏。 (2)略。5.陶朱公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解析】1.试题分析:注意第一题中古今异义的字词,比如“鄙”古义是“目光短浅”的意思,“狱”是“案件”的问题。第二题例句的“以”是“凭借”,B句“以”通“已”,意为“已经”,B句“以”是“因”,C句“以”是“凭借”,D句“以”是“认为”。考点:文言字词理解点评:本题不难,句意浅显,容易理解。解释文言字语首先要弄懂句子的意思,在句子的语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2.试题分析:阅读前后文内容,了解语境,推测句意,根据句意分析结构,将每层表达相对完整意思的短语划开。考点:文言句子节奏划分点评:本题有难度,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对古文朗诵节奏的掌握不太好。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朗读,朗读就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学习时要多听教师的范读,听取老师对朗读停顿方法的指导。做此类题,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意思来判断朗读停顿,也是一种办法。一般来说,被陈述的主体(主语)和陈述的内容(谓语)之间要划分,如果句子很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要划分。3.试题分析:第一句,固:所以;疑:疑虑;狱:案件;从:依从;去:意为“去罪”(无罪);赏:奖赏;与:给与。第二句,所以:用来;动心忍性:使心神惊动性格坚韧;曾:通“增”,增加;益:增加;其:他;“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考点:古文翻译点评:本题第一小题有难度,句子的意思不容易看出,难解字多。古文翻译,是学习古文必做的训练,翻译是为了准确的理解文意,对朗读背诵也有一定的帮助。翻译句子,先理解大意,再抓关键字语,最后疏通句子。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完整。4.试题分析:首先要把文章看懂,大致翻译一下,然后再根据题意找到相关信息点,分析思考,理解陶朱公比喻说理的方法。考点:文意理解点评:本题不有难度,学生首先要读懂文字,才能分析问题。解答古文阅读题,首先先要把文章读懂,然后再从文本中去寻找答案,有相关的文字信息,或直接引用,或概括点明。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1-04 02:39
这个解释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