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答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23:49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01-26 02:1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阅读题。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26 02:50
1. 这段文字描写景物,其中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2. 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听觉: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味觉:又酸又甜

3. 文段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两个“不必说”与后面的“单是”呼应,既表达了写景的详略,又勾勒出儿童感到事物美好有趣而自得的心理。

4. 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不能。“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

5. 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表现出“我”好奇的心理,想找一块像人的何首乌;又表现出百草园,既富有神秘感又富有吸引力

6.“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百草园的(声响)。 “这里“指(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7. 从本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写景的方法?写出两条即可。

①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②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③融情入景,景中有人。④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8. 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表明童年时代我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9.分层 第二层景物描写主要围绕(趣味)一词来写的。

10.“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四件童年趣事:(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

11.这段景物描写由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12 这段描写语言生动,作者用(碧绿)(紫红)来描写菜畦和桑葚,用(肥胖)(轻捷)来形容黄蜂和叫天子,这是分别从(颜色)和(形态)两个方面生动而形象的描写百草园的景物,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儿童生活乐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