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哪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6:57
- 提问者网友:佞臣
- 2021-01-04 02:59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在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1-04 03:59
问题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在哪里。 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有三个省在争: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问题二: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指的是哪里的山? 碣石山 位于无棣县域北部,方圆0.39平方公里。
碣石山是鲁北平原上惟一的一座山峰,秦皇、汉武、
曹操都曾登临此山。
碣石山还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
对于揭示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
追溯早期人类活动踪迹以及火山岩科研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碣石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科学、地理价值,问题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在三国演义中哪回 这不是曹操的《观沧海》吗,我不记得三国里有这一回啊。。。。问题四:观沧海(东临碣石)原文及翻译_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丹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余下全文>>问题五:东临碣石观沧海 乔忠延 秋风萧瑟,百草丰茂。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回来了,车辚辚,马啸啸,胜利的旌旗漫天飞扬。抵临碣石,眼前蓦然开阔,大海浩翰,洪波翻涌,他勒缰远眺,禁不住以歌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时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
一千八百年后,我循着曹操的马蹄东临碣石,来到了秦皇岛,来到了北戴河。我看到了大海的明洁,也看到了大海的混沌。我享受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明洁,也感受到了清浊交织,迷茫混沌的世态。这无垠的海水,用明镜般的屏面摄照了曹操,也摄照了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以及许许多多的前尘旧事,尘色的弥漫使那海水咸腥了好多,深沉了好多,好多好多的世理浓烈得难以化开。我站在碣石旁边,久久地领悟着,领悟着,突然心胸豁亮,原来东临碣石,不仅可以观览大海,而且可以观览沧桑。
事后三思,我实在有些唐突,有些冒昧,魏武帝曹操是何等人士!虽然戏剧舞台上总将他涂成个阴险狡诈的白脸,可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他驰骋疆场,统一北方,不愧为一代枭雄呀!我乃一介匹夫,草木凡胎,怎么敢妄自篡变他那令世人称颂的名句呢?请你谅解,我决没有贬损这位枭雄的意思,只是觉得他匆匆太匆匆,也许是南国战事催征人,未及落地他便策马离去,当然就难以读懂大海了。
倘若那日曹操在海滨伫足,最好把他的帅帐驻扎在拍岸的波浪旁边,那么,晨昏的迷蒙,阑夜的涛语,都会启悟他,警策他,改变他,说不定会由于他的改变而改变了历史的运行足迹。那时候,大海的收藏还不像刻下这么繁丰,但是已装下了叱咤风云的赢政。赢政来时何等荣耀,何等威风!六国毕,四海一,一个秦字大旗遮掩了神州大地!赢政得意:嘻嘻三皇,咦咦五帝,哪一个能和我比肩而立!因而,他玩了一把新鲜的,不再称王,也不称皇,更不名帝,而是既要当皇又要当帝,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多么光彩,多么荣显。他要这光彩,这荣显,万岁万岁,永远永远。北面高筑长城,莫让外夷侵扰;域内焚书坑儒,莫让刁民叛乱。这还有什么心头之患?没了!好吧,那就派人乘船出海,去烟波蜃楼间求取仙丹。哈哈!吞服了仙丹咱就返老还童,永享天下了。顿时,碣石陡然变矮,浩渺的大海看见了拔地而起的行宫,和在宫楼上痴目观望的秦始皇......。
仿佛是海水打了个转,翻了个滚,一眨眼功夫,魏武帝到来时秦始皇却早没了踪影。不光秦始皇不见了,他痴望大海时依凭的宫楼也不见了。如果真要找点和堂堂皇帝有关的景物也不难,眼前就有残破的长城和一座时新的庙宇。庙里供奉的竟然是哭塌长城的那个孟姜女。孟姜女?正是。这不是明目张胆往秦始皇脸上泼污水吗?是,又能怎么样?你能吞并六国,你能焚书坑儒,你却无法叫神仙免你一死!死了,死了,你能把这身后的事怎么得了!碣石畔布陈着多么醒人的世理啊,可惜匆匆赶路的曹操与之擦肩而过,懵懵懂懂奔向前方,奔向沙场,奔到南国赤壁,让周郎一把大火烧着营帐,烧着衣袍,连眉毛胡子也烧焦了。
我真替曹操惋惜,假如他东临碣石,不仅观沧海,而且观沧桑,那该多好呀!可惜世事不会重来,乾坤难能旋转,他错过也就错过吧,后人总不该一错再错吧!瞧,这海滨又来了一位皇帝,谁?隋炀帝。隋炀帝是个落下千秋骂声的皇帝,古往今来,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骂他的。骂归骂,一边骂人家,一边在人家开挖的大运河里行船,运粮,运草,运一切自家需要的东西。公道说,这皇帝还有那么点真本事,他东临碣石或许就是上苍让他清醒头脑洗涮骂名的最好机遇。遗憾的是,他喜形于色,忘情于水,吟过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又吟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qu......余下全文>>问题六:“东临碣石”诗句中的碣石在什么地方呀 昌黎县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
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经专家鉴定炎秦汉时期的建筑遗物。从而推断出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在仙台顶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流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书·禹贡》:“冀州,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导岍及岐…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 ,复东巡海上,至碣石。”
《辞海》:“《禹贡》时代,黄河不可能在渤海北岸入海,这个山应在渤海西岸古黄河河口。”[1]
《步出夏门行》: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碣石山是鲁北平原上惟一的一座山峰,秦皇、汉武、
曹操都曾登临此山。
碣石山还是国内罕见的第四纪火山中最年轻的山体,
对于揭示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的环境演变过程,
追溯早期人类活动踪迹以及火山岩科研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碣石山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科学、地理价值,问题三: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在三国演义中哪回 这不是曹操的《观沧海》吗,我不记得三国里有这一回啊。。。。问题四:观沧海(东临碣石)原文及翻译_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耸立。竦 ,通耸,高。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真是庆幸。
(17)咏:歌吟
(18)咏志:即丹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解说
《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是《步出夏门行》第一章。《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 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余下全文>>问题五:东临碣石观沧海 乔忠延 秋风萧瑟,百草丰茂。魏武帝曹操北征乌桓回来了,车辚辚,马啸啸,胜利的旌旗漫天飞扬。抵临碣石,眼前蓦然开阔,大海浩翰,洪波翻涌,他勒缰远眺,禁不住以歌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时在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
一千八百年后,我循着曹操的马蹄东临碣石,来到了秦皇岛,来到了北戴河。我看到了大海的明洁,也看到了大海的混沌。我享受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明洁,也感受到了清浊交织,迷茫混沌的世态。这无垠的海水,用明镜般的屏面摄照了曹操,也摄照了秦始皇、隋炀帝、唐太宗以及许许多多的前尘旧事,尘色的弥漫使那海水咸腥了好多,深沉了好多,好多好多的世理浓烈得难以化开。我站在碣石旁边,久久地领悟着,领悟着,突然心胸豁亮,原来东临碣石,不仅可以观览大海,而且可以观览沧桑。
事后三思,我实在有些唐突,有些冒昧,魏武帝曹操是何等人士!虽然戏剧舞台上总将他涂成个阴险狡诈的白脸,可是稍微懂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他驰骋疆场,统一北方,不愧为一代枭雄呀!我乃一介匹夫,草木凡胎,怎么敢妄自篡变他那令世人称颂的名句呢?请你谅解,我决没有贬损这位枭雄的意思,只是觉得他匆匆太匆匆,也许是南国战事催征人,未及落地他便策马离去,当然就难以读懂大海了。
倘若那日曹操在海滨伫足,最好把他的帅帐驻扎在拍岸的波浪旁边,那么,晨昏的迷蒙,阑夜的涛语,都会启悟他,警策他,改变他,说不定会由于他的改变而改变了历史的运行足迹。那时候,大海的收藏还不像刻下这么繁丰,但是已装下了叱咤风云的赢政。赢政来时何等荣耀,何等威风!六国毕,四海一,一个秦字大旗遮掩了神州大地!赢政得意:嘻嘻三皇,咦咦五帝,哪一个能和我比肩而立!因而,他玩了一把新鲜的,不再称王,也不称皇,更不名帝,而是既要当皇又要当帝,从此,中国历史上就有了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多么光彩,多么荣显。他要这光彩,这荣显,万岁万岁,永远永远。北面高筑长城,莫让外夷侵扰;域内焚书坑儒,莫让刁民叛乱。这还有什么心头之患?没了!好吧,那就派人乘船出海,去烟波蜃楼间求取仙丹。哈哈!吞服了仙丹咱就返老还童,永享天下了。顿时,碣石陡然变矮,浩渺的大海看见了拔地而起的行宫,和在宫楼上痴目观望的秦始皇......。
仿佛是海水打了个转,翻了个滚,一眨眼功夫,魏武帝到来时秦始皇却早没了踪影。不光秦始皇不见了,他痴望大海时依凭的宫楼也不见了。如果真要找点和堂堂皇帝有关的景物也不难,眼前就有残破的长城和一座时新的庙宇。庙里供奉的竟然是哭塌长城的那个孟姜女。孟姜女?正是。这不是明目张胆往秦始皇脸上泼污水吗?是,又能怎么样?你能吞并六国,你能焚书坑儒,你却无法叫神仙免你一死!死了,死了,你能把这身后的事怎么得了!碣石畔布陈着多么醒人的世理啊,可惜匆匆赶路的曹操与之擦肩而过,懵懵懂懂奔向前方,奔向沙场,奔到南国赤壁,让周郎一把大火烧着营帐,烧着衣袍,连眉毛胡子也烧焦了。
我真替曹操惋惜,假如他东临碣石,不仅观沧海,而且观沧桑,那该多好呀!可惜世事不会重来,乾坤难能旋转,他错过也就错过吧,后人总不该一错再错吧!瞧,这海滨又来了一位皇帝,谁?隋炀帝。隋炀帝是个落下千秋骂声的皇帝,古往今来,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不骂他的。骂归骂,一边骂人家,一边在人家开挖的大运河里行船,运粮,运草,运一切自家需要的东西。公道说,这皇帝还有那么点真本事,他东临碣石或许就是上苍让他清醒头脑洗涮骂名的最好机遇。遗憾的是,他喜形于色,忘情于水,吟过断涛还共合,连浪或时分;又吟方知小姑射,谁复语临汾,&qu......余下全文>>问题六:“东临碣石”诗句中的碣石在什么地方呀 昌黎县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
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 孟姜庙对面4公里外的大海上,有两块突出海面的巨石,高者如碑,低者如坟,当地人称之为孟姜女坟。在这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秦汉时期大型高台观海建筑遗址----石碑地和小黑山头,出土的草云纹瓦当,经专家鉴定炎秦汉时期的建筑遗物。从而推断出石碑地是秦皇东巡入海求仙的;汉武帝在公元前110年时“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在仙台顶筑有汉武台;魏武帝曹操在207年征伐乌桓于柳城(今朝阳)回军途中,东临碣石。写下流千古诗篇《观沧海》。唐太宗李世民出临榆关(今山海关)征辽曾几次临观沧海至碣石,并多有诗篇与群臣唱和。
碣石山主峰为仙台顶,海拔695米。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书·禹贡》:“冀州,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导岍及岐…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汉书·武帝纪》:“行自泰山 ,复东巡海上,至碣石。”
《辞海》:“《禹贡》时代,黄河不可能在渤海北岸入海,这个山应在渤海西岸古黄河河口。”[1]
《步出夏门行》:渤海边的一座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大约在6世纪中叶以后,碣石山前的近岸成为陆地而离渤海较远,使碣石山不再成为观海的胜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