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明为咎是何意?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7:48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4-05 08:16
觉明为咎是何意?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05 08:51
「觉明为咎」是倒果为因的说法。已经成道的人,已经还源,证到清净圆明、明心见性以後,太保任清净光明,因太过而生不及,太过了本身就是妄念。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著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觉明为咎」来的。
以逻辑道理来讲,这种形而上本体,忽变为形而下万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说法。佛学对此点到为止,唯有用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来补足。不过如把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单独来说明形而上的本体,那又不行了。必须这几样综合起来,对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说明才能清楚。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指动静、善恶、是非、来去、生死等相对的现象。相对是两头,能起相对的那个是不属於相对,勉强可以说是绝对。
所以以此道理来讲,「觉明为咎」,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味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比如大家打坐,刚刚上座,眼睛一闭那一刹那,很清净,那是很短暂的一刹那,接著想保持清净,那就完了。由这个理由来说明本体来源,清净光明忽起动心,是倒果为因的说法。是佛没有办法,只好从果来说因,最初万有是「觉明为咎」来的。
以逻辑道理来讲,这种形而上本体,忽变为形而下万象的道理,不能算是究竟的说法。佛学对此点到为止,唯有用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来补足。不过如把中国的《易经》、道家思想单独来说明形而上的本体,那又不行了。必须这几样综合起来,对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说明才能清楚。
《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指动静、善恶、是非、来去、生死等相对的现象。相对是两头,能起相对的那个是不属於相对,勉强可以说是绝对。
所以以此道理来讲,「觉明为咎」,觉明也并不为咎,换言之,阴暗、昏味也不足为病,各有立场看法,白天有白天的好处,夜里有夜里的好处。所以《易经》言∶「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形而下的法则;形而上的本体,则如孔子在《系辞》上所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4-05 09:02
个人理解。
您这句主经典里的话,我只就个人理解为您解答,不妥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觉明为咎”,觉是本觉,是你的觉性,这个人人都相同,而觉“明”就出问题了,觉“明”是有了分别,因为觉明后就会觉暗,这是相对的,这是分别的起始。其实明暗是有,但不同的是当觉“明”的时候是分别,有明就人有暗,所以,这个觉查到“明”的时候正是无明升起的相。
举例子来说吧,不然太费话了。当你看到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满是虫子眼,当你第一眼看到时,苹果就是苹果,你没有分别,之后你会觉得这个苹果怎么这么破,全是虫子眼。当你看到这个破苹果时,这是觉,这个觉没有错,这个觉是平等的自性,后面生出的种种分别,认为苹果破、虫眼太多,这就是那个觉后生出的分别,就当相于觉后的明一样,本来是觉有明有暗,没人分别,这样没问题,但觉明后就是分别了。
说了一大堆,不知道您明白没有。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您这句主经典里的话,我只就个人理解为您解答,不妥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觉明为咎”,觉是本觉,是你的觉性,这个人人都相同,而觉“明”就出问题了,觉“明”是有了分别,因为觉明后就会觉暗,这是相对的,这是分别的起始。其实明暗是有,但不同的是当觉“明”的时候是分别,有明就人有暗,所以,这个觉查到“明”的时候正是无明升起的相。
举例子来说吧,不然太费话了。当你看到一个苹果,这个苹果满是虫子眼,当你第一眼看到时,苹果就是苹果,你没有分别,之后你会觉得这个苹果怎么这么破,全是虫子眼。当你看到这个破苹果时,这是觉,这个觉没有错,这个觉是平等的自性,后面生出的种种分别,认为苹果破、虫眼太多,这就是那个觉后生出的分别,就当相于觉后的明一样,本来是觉有明有暗,没人分别,这样没问题,但觉明后就是分别了。
说了一大堆,不知道您明白没有。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