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已亥杂诗押什么韵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2 23:01
  • 提问者网友:两耳就是菩提
  • 2021-01-02 06:34
已亥杂诗押什么韵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1-02 07:06
问题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一诗押的什么韵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韵)
吟鞭东指即天涯。(韵)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韵)
其中有三个韵脚字:斜、涯、花。注意,“斜”字的旧读音同“霞”。
属“下平六麻”韵部(平水韵)。
这首诗在近体诗中,为七绝“仄起入韵”一格,一、二、四押韵。问题二:己亥杂诗中押什么韵 押怀来辙(韵)。问题三: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一诗押什么韵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xie
吟鞭东指即天涯。ya
落红不是无情物,wu
化作春泥更护花。hua问题四:己亥杂诗·其五押韵在哪里 斜读音是xia:二声
斜、涯、花押韵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问题五:XP会不会比98更加充分的发挥硬件的性能,从而使游戏运行更顺畅? 作为服役十余年的系统,它已经迎来了自己的归宿。现在,全世界的网友不禁为这一顽强存在于microsoft十余载的系统肃然起敬。只有不断地探索、尝试、创新,才能使系统运行更人性化。这一点,是XP无法与7和8.1相媲美的。问题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己亥杂诗》是七言律诗吗?为什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是七言律诗,而《己亥杂诗》不是,《己亥杂诗》是七言绝句。
首先,七言律诗的定义是如下: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发展于唐初,成熟于盛唐(特指成熟于杜甫,时盛唐诗人李白有七律八首,高适七首,王维二十六首,且多有失对、失粘、重字之误;胡应麟“唐七言律自杜审言、沈佺期首创工密。至崔颢、李白时出古意 , 一变也。高、岑、王、李, 风格大备, 又一变也。杜陵雄深浩荡,超忽纵横, 又一变也。” ( 《 诗薮 》 内编卷五 ))。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韵。七言律诗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
然后,我们再看这两首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其五
作者: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其一,杜甫是唐代大诗人,是诗词格律的集大成者之一,杜甫对于格律把握还是很严的。这首诗格律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不入韵的格律为:(圈圈为可平可仄)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〇仄〇平平仄仄,〇平〇仄仄平平。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
我们对比发现,在这样一气呵成的诗中,格律又如此工整,令人赞叹!
我们再看《己亥杂诗》(我们一般说己亥杂诗便是说其五),首先,形式上便不是律诗(律诗都是8句),我们再分析他的格律,看是不是七绝。
先说明一下七绝的定义:(百度百科)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是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分析这首诗格律:
仄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我们对照仄起平收的七绝格律:
〇仄平仄仄平(韵),〇平〇仄仄平平(韵),
〇平〇仄平平仄,〇仄平平仄仄平(韵)。
格律很工整,是一首很经典的七律。全诗情绪饱满,立意也很高,而且还富含生活这里。是故为什么这首七绝至今还很出名。
综上所述:杜甫 《闻官军收河......余下全文>>问题七:“浩荡离愁白日斜”的“斜”念什么? [xié],意为日落西斜。斜,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
在韵律的“胁迫”下读为xia;如果“斜”虽在古诗中,不作韵脚,则须还其正读xie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