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也就是关于《小石潭记》的精炼题目及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20:45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1-26 05:56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也就是关于《小石潭记》的精炼题目及答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路难
  • 2021-01-26 06:30
【答案】 深圳市2008年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案:6. 2 (1)大约(1分)
   (2)呆呆的样子(1分)
  7. 4 (1)水格外清凉(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 “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 “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
  8. 4 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
  菏泽市2008年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10.答案: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2008年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 (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 (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
  C.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 (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
  答:
  答案: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
  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
  8、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四川内江卷)2007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 乃记之而 去岳阳楼记
   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8.2分C
   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
   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
   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200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篁竹(huánɡ) 然(yǐ) 翕忽(hé) 卷石底以出(quán)
  B.差互(cī) 为坻(chí) 悄怆(chuànɡ) 俶尔远逝(chù)
  C.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可百许头(大约)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以其境过清(凄清) 水尤清冽(格外)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
  8.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9.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3分)A
  8、(3分)D
  9、(4分)
  (1)(2分)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
  (2)(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0、(2分) 评分点:指出特点(1分),分析(1分)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伐竹取道 伐: ②下见小潭 见: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④以其境过清 清: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
  16、①砍伐 ②看见 ③大约 ④冷清 (每小题1分,共4分)
  17、①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②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对一句给2分,共4分)
  18、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本题4分)
  ①(纵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
  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B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
  C全石以为底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D乃记之而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2.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2分)
  23.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 (2分)
  24.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19.(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分)B
  21.(4分,每句2分)
  ④(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⑦(鱼)时而静上卜不动,时而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2.(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23.(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24.(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小石潭记(柳宗元)(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2分)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3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5.(1分)
  柳宗元
  6.(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
  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2.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3.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4.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1-26 06:56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