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辩材须得七年期 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06:44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02-11 12:21
考试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02-11 13:58
发掘人才不能只看表面的东西,还要经过长期的考察和锻炼,反映出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2-11 15:37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元和五年,元稹因得罪朝中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期间,元稹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杉湿”就是这时候写的)。这时元稹调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关切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这是一首富有理趣哲理的诗篇,为后人广为流传。 这首诗是说周公在辅佐成王之时,曾受到流言四起的包围中,遭受内外夹攻。原来武王去世,遗命由四弟周公辅政,当时成王还小,一切军国大事均取决于周公,管叔非常不服,于是联合蔡叔、霍叔,制造谣言,说周公擅权。于是谣言四起,闹得沸沸扬扬,就连同一起辅政的召公爽也怀疑起来,而年幼不知情的成王也有点信不过这位辅政的叔叔。无奈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上面写着周公的忠言,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杀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之时,周公一病而亡,金匾文册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又能分辨得清呢? 王莽。是西汉平帝的舅舅。自恃宠势,相国威权,有篡汉之意。恐众人不服,折节谦恭,尊礼贤士,他的妻子穿粗布衣服。天下郡县称莽功德者,共48万多人。王莽知道人心已归自己,后自立为君。改国号新,共18年。直至南阳刘秀起兵复汉,被诛。假如王莽早死了18年,则是一个全节的贤能宰相,永垂史册啦。 本诗以两个典故和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在社会上,我们对人、对事要想得到全面的认识,把握正确的方向,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细心辨认,从整体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更不能通过一时热情和兴起去判断人和事。否则就会容易判断失误,而造成整个事情的失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