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7:40
  • 提问者网友:轻浮
  • 2021-01-30 17:3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
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近代化大比拼”分别指什么事件?(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人生悲剧的原因,据此谈谈你对李鸿章和伊藤博文悲喜人生的看法?(11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30 19:02
(答案→) 解析:(1)抓住时间是在19世纪,主题是近代化,也即工业化,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在中国指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的机器工业和筹划近代化的海军,办新式学堂;而在日本1868年明治政府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原因的分析要把握基本的观念就是从李鸿章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来分析。清朝统治的腐朽,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再加上其地主阶级官僚的身份,早就了李人生悲剧。个人的命运总是难以与时代抗衡。基本看法就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也好,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和整个时代的发展,才不会被历史淘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21-01-30 19:32
这下我知道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