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组织行为学题目,谁帮我做一下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8 01:21
  • 提问者网友:且恨且铭记
  • 2021-05-17 01:22

《组织行为学》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B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B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B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20.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1.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B )。

A.增加自己的投入 B.减少自己的投入

C.努力增加B的报酬 D.使B减少投入

22.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消极强化

23.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 )。

A.惩罚 B.正强化 C. 自然消退 D. 消极强化

24.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

A.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

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

25.经常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 )。

A. 尊重需要 B.交往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多层次性 E.实用性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ABCDE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BCD

A.调查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4.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有:

A.个人主观内在因素 B.心理因素 C.客观外在环境因素

D.生理因素 E.人群团体因素

5.影响人的行为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6.影响人的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 )

A.组织内部的环境因素 B.组织外部的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

7.人的行为特征有:ABCDE

A.自发的 B.有原因的 C.有目的的

D.持久性的 E.可改变的

8.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A.先天遗传因素 B.家庭 C.后天社会环境因素

D.文化传统 E.社会阶级和阶层

9.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黑胆汁 E.抑郁质

10.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E.自我知觉

11.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E.定型效应

12.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A.改变行为 B.改变态度 C.引进新的知元素

13.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有:( )。

A.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和归属需要

B. 尊重需要

C. 自我实现的需要

D. 工作和工作条件的需要

E. 文艺、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14.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下列因素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有(ABC )。

A. 工作本身的特点 B.责任感 C.提升和发展

D.工作的物理条件 E.上司的赏识

15.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 BDE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三、问答题
1、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把组织分为哪几种类型?

我国学术界按组织的性质分类,把一般组织分为: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群众组织;宗教组织五种类型。

2、如何进行情绪的调适与情感的培养?

(1)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①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并端正人们的情绪经验

③引导人们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使其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情感的培养

①培养高尚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②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③培养幽默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何谓激励?

 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所谓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工作,并创造好的绩效。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激励就成为管理中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4、有效激励的手段和方法有哪些?

①目标激励②工作激励③持股激励 ④榜样激励⑤荣誉激励⑥组织文化激励 ⑦危机激励

四、案例分析:

魏亮老师为何想不通

魏亮是高山大学的经济系讲师,负责工商管理的教学工作。去年他是全校的先进教师。他热爱教学。仔细研究教法,但在研究与著述方面业迹平平,没有多大起色。今年系里来了一

批年轻的硕士、博士生,改变了教师队伍的结构。这些人的特点是学历高、基础好、知识新且广,但并不像魏老师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他们中最有名的是孙强,刚满32岁,博土毕业,来校不足三月,就在有关专业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后来有人传说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将调整先进教师的标准,要十分重视研究成果和著述。对这种说法魏老师并不相信,只认为“老师主要是教好书”。可在今年年底评比时,孙强被评为先进教师,并获奖金1000元;而魏亮却没被评上,至今他还想不通呢。

问题:

1.魏亮为何想不通?他应怎样对待奖金与荣誉?请用公平理论来分析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怎样才能做好魏亮的思想工作?请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分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5-17 01:41
单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反映了组织行为学的:
A.多层次性 B.多学科交叉性 C.两重性 D.实用性
B
2.科学管理学派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A
3.行为学派把组织看成一个封闭的社会性的模式,梅约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只有把人当作( )
A. 理性的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的人; D.复杂人.
B
4.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B
5.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A
6.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B
7.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
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B
8.个性中受"现实原则"所支配的部分是指:(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A
9.在个性结构中居于可控制地位的最高层的是:( )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C
10.精力充沛,但局限于从事内容多变的活动,行为反映灵活而敏捷,情绪易表现和变换,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A
11.精力充沛,胆量较大,好猛干,但往往粗枝大叶,兴奋性行为反应敏捷而迅速,但要把兴奋性行为转变为抑制性行为较不灵活;情绪的抑制较难,易表现暴发性情绪;行为的外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不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B
12.有精力,但沉着平稳,行为反映迟缓,不灵活不敏捷;情绪易受抑制,不易表露,行为的内倾性明显;对兴奋性行为的改造较容易,是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C
13.对事物的感受性很强,特别敏感多疑,精力较不足,忍耐力较差,胆量较小,行为反应中细心谨慎,但迟疑缓慢,带有刻板性,情绪易波动且持久,行为的内倾性严重;对行为的改造较难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D
14.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 )
A. 性格; B.个性; C.气质; D.能力.
A
15.人们比较容易注意观察能满足需要的那些事物,而对那些与满足需要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保护自己的一种思想方法倾向是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A
16.在进行社会知觉的整个过程中,对象最先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先入为主",对后来对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这是(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C
17.人们对某类社会对象形成了固定的印象,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发生强烈的影响,这属于(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D
18.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A
19.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 )
A.价值观; B.态度; C.信念; D.思维.
B
多项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的特点有:
A.边缘性 B.综合性 C.两重性 D.多层次性 E.实用性
ABCE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ABC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调查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E.观察法
ABCDE
案例分析(12分,要求答出题中指定的基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案例提供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分析、解释和说明。对理论依据正确,问题分析清楚者,可给满分,评卷者可参考标准答案,酌情给分)

1、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魏亮老师的对先进教师认知观念,没有随学校对评先进教师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他也产生了不公平感觉。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来看,如果一个人的劳动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与另一个人的劳动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值相等,那他就会感到公平。显然魏亮认为自己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入大,就应该评上先进教师,结果却未被评上;而孙强只是会写文章,并没有像他那样认真仔细地教学,劳动投入不大,却评上了先进教师。他觉得二人的劳动抽象入与所得回报之间的比值是不等的,所以他感到不公平。


2、高山大学的经济系主任要想做好的魏亮的思想工作,协调魏亮的认知,使之类达到平衡状态,同时使地感到公平。根据菲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系主任需要帮助魏亮重新认识先进教师的的评选标准;或是帮助魏亮在继续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多发表论文;或是下年度评选先进时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提高评选标准,如既要看其教学工作的好坏,也要看科研成果的水平与数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