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水泥破坏环境的事例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15:05
  • 提问者网友:眉目添风霜
  • 2021-11-12 19:23
水泥破坏环境的事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雾山林
  • 2021-11-12 20:59
湛蓝的天穹下,一只雄鹰正展翅飞翔。在地上的动物看来,不过是一个黑点。但鹰为什么能飞得如此高? 不是浓密的羽毛,不是健壮的翅膀,只是因为它有一双无比锐利的眼睛。因为这样的眼睛它才能在万米高空发现哪怕一只田鼠,才使它飞上高空时可以捕食。 因为视线的高远,所以有更高的高度。 汨罗江畔,屈子就有如此的视线,他纵观古今,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现实。无力改变之下却绝不自降高度与现实同流合污,只有清白地死去。在他肉体毁灭的那一瞬间,他的灵魂就上升成了屹立于历史长河中永远的丰碑。其志向何其高也! 庄子背对楚王使者,一声长叹:“往矣。”只是冷眼看穿,却终不下手。因看穿而悲愤,却也因看穿而无能为力。于是老庄枯瘦的身躯成为了一棵看守明月的月亮树,在文化的山坡上永远让众生仰望!其境界何其高也! 火刑柱上,哥白尼是否依然仰望星空?那穿透性的目光是否直刺教廷污浊的利益?为真理而生,为真理而死,他所捍卫的真理深入人们的心中,他用生命诠释的精神成为了天空中最亮的一颗星。这难道不是一种无上的幸福?其行动何其高也! 不可不说,这样的视线越来越少了。纸醉金迷的现实,诱惑人心的现实,光与影激烈交战的现实。这样的现实如污泥一样遮掩了双眼。甚至所谓的努力者都因功利而“一叶障目不见整片森林”! 学习不知道为了什么,工作不知道为了什么,快乐不知道为了什么,悲伤不知道为了什么?甚至连死亡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如此浑噩还谈什么志向,什么境界,什么行为?有何高度可言! 不再需要更多的刺激,不再需要更多的情绪,不再需要说任何废话。只是静下来吧!静下来思考,想想这辈子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鲁迅三树其志,便是这思考的产物;史铁生在地坛中升华,便是这思考的产物,海子在大海边幸福的遥望,便是这思考的产物。高度就出于这思考所开拓的眼界,高度就出于这思考向我们指明的人生道路! 当目光穿越了现实的迷雾,看到了蓝天,看到了大海。还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脚步?那时所有的阻挠都已在脚下! 因为看得远,所以站得高,因为站得足够高,所以高屋建瓴无可阻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