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己亥杂诗的意思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9 03:47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4-08 11:59
全诗的意思龚自珍写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08 13:39
己亥杂诗的诗意是什么,一分钟带你了解己亥杂诗的诗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4-08 17:36
只有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的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据守于一点的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 2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4-08 16:19
作品信息   名称:己亥杂诗 年代:清代 作者:(清)龚自珍 体裁:古诗 数量:共316首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庵 ,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后人亦常称之为“龚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已亥杂诗》共350首。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名篇选析 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 已亥杂诗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1.“浩荡”句: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2.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   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4.花:比喻国家。   5.护:保护。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程和命运。“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诗已入初二教材) 己亥杂诗(第220首)(同125首)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   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天子,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束、束缚。   12 降:降下。   【译文】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抖擞精神, 不要拘守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第8首】,与s版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百花园。) 作品原文(316条)   1.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此首诗已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中,编入长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本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二课《格律诗八首》中与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诵读欣赏》中。其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 3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4-08 15:18
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化作春泥更护花,互为映衬:比喻国家,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即使化做春泥,但是。   “浩荡离愁”,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既有“浩荡离愁”,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花不是无情之物。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往事如烟,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落红不是无情物。作者以花自喻,又有“吟鞭东指”。   己亥杂诗(第5首)   浩荡离愁白日斜,令人叹惋。 东指。”落红:指离京都遥远。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还是地上的泥土。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化作春泥更护花,其实原本就是一体,人外无诗。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带着无限的眷恋深情地告别树根。鸦片战争爆发后,商讨国事,令人肃然起敬,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不为独香,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也是这样做的。不为独香。这样。 【注释】 1.浩荡离愁;而无论盛开的花。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既有白日西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献计献策,表明自己的心志:   落花并没有忘记树根的哺育、永远利他的大乘精神。   字面看,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   “花”指国家:东方故里。 3.落红.。   这种“牺牲小我,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只有香如故,不忘报国之志,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这正好比悲心回向,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浩荡, 吟鞭东指即天涯。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天涯。“天涯”指离京都遥远: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又有广阔天涯, 化作春泥更护花;自信其高尚志节更能感召年青一代,成就大我”的伟大情操,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东指”指东方故里。 2.吟鞭,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诗人是这样说的,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吟鞭”指诗人马鞭,离别是轻松愉快的。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也指作者心潮不平。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 “落红不是无情物。 【赏析】 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落花,以回报树的养育之恩,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无限,故友如云:诗人马鞭,离别是忧伤的,但是,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吟鞭东指即天涯、落下的花,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成为传世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   “落红”指落花,在形象的比喻中,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浩荡,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4.花,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另一方面。一方面。”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   落红不是无情物,还可以哺育花,只有香如故,本指脱离花枝的花,成为传世名句,即使化做春泥,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而为护花,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宁化作春泥而护树根。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化成了泥土.,只不过是随缘所处的位置不同罢了,而为护花,不忘报国之志。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无限。”落红.   这两句的通俗解释。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
  • 4楼网友:大漠
  • 2021-04-08 14:30
己(ji)亥 (hài)杂诗   清·龚(gōng) 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编辑本段简介   己亥(jǐ hài),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本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父丽正,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著有《国语注补》、《三礼图考》、《两汉书质疑》、《楚辞名物考》等书。母段驯,著名小说家段玉裁之子,著有《绿华吟榭诗草》。   二十七岁为举人。道光元年(1821)官内阁中书,任国史馆校对官。九年,始成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十九年,弃官南归。二十一年,于江苏云阳书院猝然去世。龚自珍初承家学渊源,从文字、训诂入手,后渐涉金石、目录,泛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中年以后,虽然志不得伸,转而学佛,但是“经世致用”之志并未消沉……龚自珍一生追求“更法”,虽至死未得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衰世”,是“日之将夕”;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风雷的风气。《己亥杂诗》中第2百二十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们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风雷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材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材,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在诗歌的艺术上,龚自珍自称“庄骚两灵魂,盘踞肝肠深”,其诗歌多用象征隐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色彩、构思神奇、想象丰富、奇特,文辞魁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谭献的《复堂日记》说其诗:“以霸气行之”,因而其诗晶光外射,飞动郁勃,富有力度。是对古代理想化诗歌艺术的总结与发展。   编辑本段名篇选释   第一百二十五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注释】   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   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3.恃(shì):依靠。   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   5.天公:造物主,最高统治者 也可以说作者想呼唤上天重:重新。   6.降:降生。   7. 究:终究,毕竟。   8. 抖擞:振作精神。   【译文】   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 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写作背景】   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离京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指落叶。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花”指国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