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流程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7:25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1-30 16:58
求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流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执傲
  • 2021-01-30 17:07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调胶—上胶—干燥—粘合—加压—整理,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调胶
1、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密度为1.1g/cm3—3g/cm3左右,当储存较长时间后,有可能会出现沉淀分层,故使用前必须先进行摇匀。洛阳天江化工的专家建议根据使用时间(大约两小时左右)来确定调胶量,以避免浪费。
2、清洁调胶容器及搅拌器,然后正确称量一定量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以及固化剂(二者的质量比在100:5到100:6的范围之内)并置于清洁干净的容器中。
3、因为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与固化剂的密度不同,固化剂加人后会浮在胶粘剂表面,所以搅拌初期应将搅拌叶片置于容器底部,再以低速搅拌,以免外溢从而对计量造成影响,然后在保证不外溢的前提下,逐渐加快搅拌速度并高速搅拌10分钟以上,最后密闭备用,以免胶粘剂吸潮或受污染。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此提醒大家注意,调胶必须确实均匀,这样才能有利于得到最佳的粘接效果。
二、上胶
1、被粘材料必须先行预热,待其表面温度升至40一50℃范围内之后再进行上胶操作,这样可增加粘接面的物理特性,从而提高干燥速度。此外,也可在上胶前先用处理剂对要粘接的材质表面进行处理,这样做有利于改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与被粘材料之间的润湿性,从而提高初期的粘接效果。
2、被粘材料如有纺织材料,上胶时在纺织品处必须加大处理剂及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用量,否则,上胶时胶液很容易被纺织品吸干,甚至导致欠胶现象的发生。
3、依被粘材料的外形选用合适的涂刷工具,如油漆刷、水彩笔等。上胶时应涂布均匀,不可涂抹太多导致积胶而使得干燥不良,也不可涂抹过少使得涂膜过薄,造成欠胶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溢胶造成被粘材料的表面受到污染,应立即用于净布擦拭干净。
4、补胶一般用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且须先让其自然干燥10分钟后再进行粘合,不可用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来补胶,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局部补胶不易干燥的问题,从而影响材料整体的粘接效果。
5、上胶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硬、外翻,从而造成使用不方便,此时可用MEK浸泡清洗。
三、干燥
1、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干燥最好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长时间干燥,然后在粘合前以活化灯使温度达到所需的最佳粘合温度。
2、干燥温度由低到高循序渐进,不可一开始就直接高温干燥,更不可因干燥不足而冷却后再干燥,否则会造成胶层表面结皮从而影响内部水分的蒸发,同时,最好在输送带上加装保温罩及电热管保温。
3、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涂布后干燥与否,判断方法是看其表面出烘箱时是否完全呈透明状。
四、粘合
1、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出烘箱后黏性维持的时间一般为3分钟左右,所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粘合可获得最佳的粘接效果。否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实体温度逐渐下降,从而影响整体的粘接效果。
2、由经验可知,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最佳粘合温度在48℃—54℃范围内。若温度低于45℃,则黏性明显降低;若温度高于65℃,则很有可能造成未粘合完成时胶层已失去黏性。同时,压合后涂胶边缘线易产生拉丝,造成材料间的吻合度不好,或因该处张力较大而形成脱胶及假性粘接。
3、最后一道烘箱出口处最好设置保温罩,以免温度下降太快,从而对粘接牢度造成影响。
五、加压
1、加压的时间长短和压力高低依被粘材料的外形以及材质而定。张力大的材料,应适当延长压合时间,一般情况下,在2.5—3MPa的压力范围内压合10s—12s,此时粘合效果最佳。
2、压合时,使用三合一强式压合机,一次压合完成。因为多次压合产生的剪切力会破坏已粘合的粘接面。
六、整理
1、整理时应避免整理用的溶剂渗入粘接面,从而降低粘接强度。
2、如设置有再加工成型工序,首次粘合之后应放置24小时,待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反应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加工,以免热活化时造成脱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