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花之论 的 出处 是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1 18:02
- 提问者网友:回忆在搜索
- 2021-03-11 07:47
粲花之论 的 出处 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3-11 08:45
粲花之论出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粲花之论_百度汉语
[拼音] [càn huā zhī lùn]
[释义]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来自百度汉语|报错
粲花之论_百度汉语
[拼音] [càn huā zhī lùn]
[释义] 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11 09:02
粲花妙舌
即“舌灿莲花”
话,是一门艺术。往往一句同样意义的话,在不善言辞的人口里,会粗鄙难懂,但是会说话的人,却能将它讲得清晰风趣、悦耳动听,甚至富含哲理。像这种口出妙语的人,我们通常会赞美他是“口吐莲花”或“舌灿莲花”。
为什么要以莲花来比喻说话的微妙呢?因为,莲花在佛教里象征吉祥,所以,以莲花来形容言辞的美好,是再也恰当不过了。如唐朝张瀛(赠琴棋僧歌)的诗里,就有:“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的盛赞。
“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