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需要多少年?800字左右作文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09:37
- 提问者网友:献世佛
- 2021-04-05 20:47
一个少年想成为少林寺最出色的弟子,需要多少年?800字左右作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05 22:03
【作文题】
一个少年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至少10年。”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20年。”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大师回答说:“30年。”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写作文】
道路与目标
“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寻找道路了。”大师如是说。看罢此语,心中豁然开朗:是呀,要想成功,我们不能只盯着目标去急于求成,还要去寻找道路,找到成功之道。
艰难跋涉于青春沼泽地,全力抢夺高考独木桥。我们周围,内心浮躁,眼睛只盯着目标、急于成功的人很多,然而这样的人最终成功的却很少。这说明急功近利只能使自己更接近失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急于成功的人往往太过专注于目标,而缺少对成功之路的探寻。 古代有一位药商叫宋清,他乐善好施,对于那些买药却不能及时付钱的穷人,从不斤斤计较,定期烧毁一些债券,不再追讨债务。很多人认为他傻,然而最终因为他目光长远,讲仁义,重信誉,大家都愿意到他那里买药,所以他的药店一直生意兴隆,给他带来滚滚财源。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不是一心只盯着发财的目标,而是去偶尔忘掉它,忘掉自己是个商人,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而那些市侩却因为只盯住发财的目标,被眼前蝇头小利所蒙蔽,目光短浅最终与成功无缘。 同样,荷兰的一位靠种花卖钱的商人,从外地引进了一种奇异的花种,当地其他花农向他讨要花种时,他出于独享垄断优质资源的私心而拒绝了,然而当他将花种播下后,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差。专家告诉他是蜜蜂采蜜导致了花种的杂交退化。于是他再次买来花种,主动将花种分给了其他花农,第二年,花开得极其艳丽而被顾客抢购一空,他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位商人开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一心只盯着自己发财的目标,急功近利。后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暂时忘掉了目标,不再用眼睛死死盯住,而是探索前进的道路,用心走好每一步。
从上述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我们把目标放在心中,用双眼、用心去探寻成功之路时,只有当我们认真走好每一步,似乎已经忘记目标时,才有可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个人都想成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可成功二字的含义并非指那个你所达到的目标的那一刻,它更多的意义体现在你所走的每一步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摆正位置,去走好目标方向的每一步路。
一个少年希望自己是最出色的弟子。他问大师:“我要多少年才能那么出色?”
大师回答:“至少10年。”少年说:“10年时间太长了。如果我付出双倍的努力,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师回答:“20年。”少年又问:“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习呢?”大师回答说:“30年。”少年灰心了,他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我每次说更加努力,你反而告诉我需要更长的时间呢?”大师说:“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去寻找道路了。”
【写作文】
道路与目标
“当你一只眼睛只顾盯着目标时,那么就只剩下一只眼睛寻找道路了。”大师如是说。看罢此语,心中豁然开朗:是呀,要想成功,我们不能只盯着目标去急于求成,还要去寻找道路,找到成功之道。
艰难跋涉于青春沼泽地,全力抢夺高考独木桥。我们周围,内心浮躁,眼睛只盯着目标、急于成功的人很多,然而这样的人最终成功的却很少。这说明急功近利只能使自己更接近失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急于成功的人往往太过专注于目标,而缺少对成功之路的探寻。 古代有一位药商叫宋清,他乐善好施,对于那些买药却不能及时付钱的穷人,从不斤斤计较,定期烧毁一些债券,不再追讨债务。很多人认为他傻,然而最终因为他目光长远,讲仁义,重信誉,大家都愿意到他那里买药,所以他的药店一直生意兴隆,给他带来滚滚财源。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不是一心只盯着发财的目标,而是去偶尔忘掉它,忘掉自己是个商人,做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而那些市侩却因为只盯住发财的目标,被眼前蝇头小利所蒙蔽,目光短浅最终与成功无缘。 同样,荷兰的一位靠种花卖钱的商人,从外地引进了一种奇异的花种,当地其他花农向他讨要花种时,他出于独享垄断优质资源的私心而拒绝了,然而当他将花种播下后,花开得一年比一年差。专家告诉他是蜜蜂采蜜导致了花种的杂交退化。于是他再次买来花种,主动将花种分给了其他花农,第二年,花开得极其艳丽而被顾客抢购一空,他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位商人开始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一心只盯着自己发财的目标,急功近利。后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暂时忘掉了目标,不再用眼睛死死盯住,而是探索前进的道路,用心走好每一步。
从上述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当我们把目标放在心中,用双眼、用心去探寻成功之路时,只有当我们认真走好每一步,似乎已经忘记目标时,才有可能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每个人都想成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可成功二字的含义并非指那个你所达到的目标的那一刻,它更多的意义体现在你所走的每一步路上,我们能做的就是摆正位置,去走好目标方向的每一步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05 23:31
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健正面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7. 年龄不小过7岁,不大于60岁。
8. 精神健全。(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
10.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学习沙弥律仪、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