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人为何以孝治天下?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4 02:51
  • 提问者网友:温旧梦泪无声
  • 2021-03-13 13:05
如题,拜求。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撞了怀
  • 2021-03-13 13:53
“以孝治天下”是一种统治手段、政治策略。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家若能尽孝,为国方能尽忠。

秦汉之际流行的儒家著作《孝经》中所宣扬的一种社会政治伦理主张,也是汉代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治国方针。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人们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行、只要认真推行孝道,就可以治理好国家和社会。《孝经》宣扬孝道的唯一宗旨,就是实行“孝治”。“孝治天下”、“孝顺天下”,是贯穿在《孝经》中的最重要的思想。所谓“治”,就是认为“孝”可以“治家”、“治国”,“治天下”。

孔子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是对极卑微的小国的臣属也不遗弃,更何况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了。所以会得到各诸侯国臣民的欢心,使他们奉祀先王。治理一个封国的诸侯,即便是对失去妻子的男人和丧夫守寡的女人也不敢欺侮,更何况对他属下的臣民百姓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使他们帮助诸侯祭祀祖先。治理自己卿邑的卿大夫,即便对于臣仆婢妾也不失礼,更何况对其妻子、儿女了,所以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便他们乐意奉事其父母亲。只有这样,才会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死后成为鬼神享受到后代的祭祖。因此也就能够使天下祥和太平,自然灾害不发生,人为的祸乱不会出现。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诗经·大雅·仰之》篇中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的国家都会归顺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3-13 15:16
百善孝为先~~~!!
  • 2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3-13 14:51
这篇可以借鉴一下!   晋朝的“以孝治天下”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此事没有引起后世史家关注,许多史书上提都不提,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看来既非特点,又无成效,与天下治乱几乎无关。这是倡导者始料不及的。   鲁迅指出:“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这是一针见血之论。“以孝治天下”这一思想政策的基础便是虚伪的,其无助于治国,固宜。   但决不是在当时毫无影响。我们有一条传统的老规矩:大家明知是演戏,当不得真的,却必须一本正经地演下去。翻开两晋史籍,可知当时这出戏谈得煞有介事,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首先是孝子似乎甚多。《晋书•孝友传》载孝子14人,不算多;而列传所载,称“性至孝”“居丧以孝闻”者,笔者略计有55人,超过《孝友传》三倍。后世列入“二十四孝”的王祥,是晋武帝的元老重臣。脍炙人口的李密《陈情表》,更以其纯孝至情感动了后代无数读书人。以“酌贪泉而觉爽”著名的吴隐之,也是位大孝子。他在后丧期间只吃点咸菜下饭,咸菜的味道吃起来特美(那是当然的);他就连咸菜也扔掉了。殷仲堪瞎了一只眼,是他大孝的光荣标志,《晋书》本传:“父病积年,仲堪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执药挥泪,遂眇一目。”文学家庾阐守孝更艰苦:他母亲和哥哥在项城,石勒破城时都遇难而死,“阐不栉沐,不婚宦,绝酒肉,垂二十年。”这么多年不梳头不洗发,真够受的。   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陈留董仲道日;“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   因此,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   要搞臭敌人,必揭发其不孝之罪。陶侃平杜弢,与杜的部将王贡对阵,陶向他喊话:“杜弢为益州吏,盗用库钱,父死不奔丧。卿本佳人,何为随之也?”吵起架来互相揭短,也少不了揭发不孝。河南尹庾纯与司空贾充在宴会上争吵起来,贾骂庾:“父老不归供养,将何言也?”庾反骂:“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父老不归供养”属于不孝,因为按周礼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此即“三王养老之制”。   孝的道德约束力量达到了如此强度,连以破坏礼法、放诞不羁著称的名士胡母辅之、谢鲲等人,可以散发裸裎,可以调戏妇女,但没有一个负“不孝”之累。   综上可见,“以孝治天下”确实造成了一定的气候。   为贯彻“以孝治天下”的方针,两晋统治者有不少动作。   太始四年六月丙申,武帝有诏:“士庶有好学笃道,孝悌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纠而罪之。”皇帝还亲自讲《孝经》,《穆帝纪》:“永和十二年二月辛丑,帝讲《孝经》。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孝武帝纪》:“宁康三年九月,帝讲《孝经》。”《车胤传》:“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杨尹王混摘句,时论荣之。”可见这个活动相当隆重。   朝廷议礼,特别是丧礼,更为频繁,《晋书礼志》有集中的记载,散见于诸传者亦多。因丧礼与孝道直接相关,故十分重视。“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张)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张辅传)有的问题处理过严,到了苛刻、迂腐的地步。司马睿为丞相时,“庐江太守梁龛明日当除妇服,今日请客奏伎。丞相长史周频等三十余人同会。”这个宴会迟一天举办就没事了,现在提早一天,论起来还在妇服期内,就违反了礼制。以“刻碎”著称的丞相司直刘隗,居然提出弹劾;丞相作出处理:梁龛免官、削爵;参加“非礼”宴会的周颉等三十余人都夺俸一月(《刘隗传》)。   相当有力的一项措施是中正把关,即所谓“乡邑清议”。士人入仕必先经中正评品,如果有不孝的污点,中正这一关就通不过。《世说•任诞》注:“(阮)简亦以旷达自居。父丧,行遇大雪寒冻,遂诣浚仪令。令为他宾设黍臛,简食之,以致清议,废顿几三十年。”如此特殊的情况下吃了一点肉羹,因在父丧期内,就被中正卡住,近三十年不得叙用。《三国志》作者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阎缵是位忠直之士,少时父亲去世,继母诬陷他盗窃了父亲遗留的金宝,告到官府,遂“被清议十余年”。此类事例还有王式、周勰等。中正把关,可以说是晋朝贯彻以孝治天下的组织措施。   然而司马氏办事仍难免棘手,因为碰上了孝与忠的矛盾。   魏晋君王背叛了各自的主子,做了主子之后却很需要臣民对自己的忠诚。羞于言忠而倡孝,其本意在求孝与忠的一致:“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武帝时刘斌论曰:“为臣者必以义断其恩,为子也必以情割其义。在朝则从君之命,在家则随父之制,然后君父两济,忠孝各序”(《晋书•庾纯传》)。   谈起来可以一致,行起来却难以两全。周处慨叹;“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复安得而子乎?”   温峤就是让皇帝难以处理的典型一例。二京沦陷,司马睿镇江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