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4岁小孩还经常尿床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0:25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3-09 13:23
为什么4岁小孩还经常尿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3-09 14:42
“尿床”的医学名称是“夜遗尿”,指的是超过5岁的小孩,在熟睡时出现无意识的遗尿。他们每周尿床至少2次,且持续超过半年。
尿床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数属于原发性,也就是说泌尿系统功能是正常的,控制排尿的神经系统也没有损害。泌尿学家就发现,膀胱容量较小是小孩尿床的主要原因。
目前,尿床的治疗方式中,比较有效的还是膀胱训练。
如果小孩膀胱容量是正常的,晚间就不要让小孩喝太多的水,而且睡前一定要叫小孩上厕所;不要让患儿长期穿戴纸尿裤,应该有目的地训练他们按时排尿,特别是夜间排尿,要设法使孩子清醒,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在固定的时间让闹钟叫醒他们去排尿以建立条件反射。
如果尿床的根本原因是膀胱容量太小,白天时家长就要训练他们的膀胱容量,也就是让他尽量憋住尿,直到忍无可忍才上洗手间。另外,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如弥凝),通过浓缩和减少尿液的产生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孩子6岁以后仍常尿床、白天也会尿湿裤子,或是尿床情形好过一阵子,又再度发生尿床等情形时,就应该马上请医师检查。总之,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尿床而处罚或羞辱他,要有耐性地教导,有问题赶快找医师,才是上策。
尿床是很多人都有的现象,不必自卑。尿床的原因多为生理因素,而且还会遗传。

胎儿自受孕20周起即由肾脏开始制造尿液,尿液在膀胱积存到一定程度后会诱发脊髓的排尿中枢,引起排尿反射而将尿液排出体外。在2岁左右,大人们开始训练幼儿「控制」大小便。大脑皮质不断下命令抑制脊髓的排尿反射,规定没有大脑直接下令,膀胱不可以自行小便。这个控制系统首先在白天生效,然后延伸到夜间,而达到不尿床的境界。

7岁孩子7%会尿床

到底有多少小孩会尿床呢?简单地说,大概是七岁的儿童约百分之七,以后每年有十五分之一的儿童会好起来,到了成人时,大概还有百分之一的人仍会尿床。

过去认为尿床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现在的研究已明白这是尿床的果,而非尿床的因,把尿床治疗好,孩童的自信心也会提升到一般孩童的水准。父母要体谅小孩,多予以关怀,切勿责打。尿床就好像其他的病一样,原因很多,而且还会遗传。如果父母一方有,渥优?胧?不嵊心虼驳睦?牛恢劣诟改付加校?蜃优?械陌俜种?呤?逡不崮虼病U馐窍孕缘囊糯??颍?谡饧改甑难芯恐幸脖恢な党隼戳恕?br>
用闹钟唤醒小孩

尿床最常见的原因是夜间尿液太多。多数人清晨第一泡尿多是黄而浓,尿床儿多为白而淡。北欧多位学者的研究指出,尿床儿的抗利尿激素(AVP)在沉睡时没有显着上升,而造成夜间多尿症。治疗之道在于补充抗利尿激素,浓缩夜间尿液。北欧最近的研究指出连续使用3个月,停药后有一半的孩童可以不再尿床。目前有鼻喷剂与口服锭剂二种,效果一样。

尿床的小孩大脑的觉醒中枢比较钝,膀胱涨满尿液了也不反应。这种大脑觉醒中枢异常,可以闹钟或「尿床唤醒机」来作制约式反射,特制的闹铃可以在儿童尿湿裤子时铃声大作,试图吵醒小孩,不过通常吵醒的是大人而不是小孩,令人困扰。然而美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家长与小孩的动机充分之下,认真施行此法,成功率也在百分之五十至七十,而且它的长期效果是最好的。

小心使用药品

有一些小孩则是膀胱容积太小了。膀胱容积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有些人的膀胱容积却小于同年龄的小孩。此外,一些难以诊断出来的细微膀胱神经病变也会造成膀胱的功能性容积变小。膀胱,很快就达到要去小便的容量而尿床。服用三环剂有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幼童可以改善尿床的症状,偶而有因服用过多三环剂而致心脏衰竭而死的报告。父母一定要小心管制药品,不可以让小孩自行服药,以免误食造成意外。

懒惰性膀胱症候群

某些小孩在白天很少去上厕所,到了晚上反而会尿床,我们称为「懒惰性膀胱症候群」,上厕所次数少于四次者可视为有此症状。瑞典学者针对这些人施以每二至三小时定时小便的训练,将近九成的小孩就不再尿床了。

对于某些这么治疗也不会好的尿床就要很小心了,他们很可能有明显的膀胱病变,或者有先天性尿道狭窄,唯有透过完整的膀胱排尿动力学检查与膀胱排尿X光摄影检查,才能找出病因,给予最适切的外科治疗,以免贻害终身。笔者两年来一百五十例的尿床病例中,发现有百分之十的小孩是因为前述现象所造成。遍访名医与偏方无效后应考虑这些略有侵袭性的检查,明白原因,才能根治尿床。

尿床不愈应积极检查

尿床是很多人都有的现象,在心中保存此秘密即可,不必自卑。尿床很少是心理因素所造成,尿床的原因多为生理因素,最常见为大脑下视丘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在夜间没有增加,使得夜间尿液多而稀。其他尚有大脑觉醒中枢异常、膀胱功能性体积较小、自律神经失调等。少数为膀胱炎或明显的膀胱神经性病变或尿道先天性狭窄所致。尿床久治不愈,应寻访小儿肾脏科或小儿泌尿科等专科医师,做积极的检查与治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3-09 15:11
儿童遗尿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调整饮食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最好少吃流质,宜偏咸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 应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临上床前把小便排干净 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及时更换尿湿的被褥衣裤 孩子睡觉的被褥要干净、暖和、尿湿之后,应及时更换,不要让孩子睡在潮湿的被褥里,这样,会使孩子更易尿床。 必须指出,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对遗尿儿童可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 设置日程表 从治疗第一天起,要求家长为患儿设置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傍晚液体摄入量太多等。当患儿无尿床时,便把一颗星画在日程表上,并予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每周与医师会晤一次。 建立条件反射 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要鼓励患儿自己去而所小便,目的在于使患儿在比较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 膀胱功能锻炼 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至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药物治疗 服用氯丙咪嗪,每天睡前1小时服药1小时服药1次,7岁以下者,每次10+20同一船厂见效后持续服药3个月,然后逐渐减量,用同样的剂量每2天睡前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再以每3天服药一次,持续一个半月,以至停药,总疗程6个月。 采用小剂量氯丙咪嗪配合治疗。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对膀胱具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膀胱容量扩大,并可刺激大脑皮层,使患儿容易惊醒而起床排尿。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儿在治疗开始时,可出现睡眠不安,胃口下降,容易兴奋的现象,一般未经处理约1-2周可自行消失。 如果患儿的遗尿现象一旦有所好转,千万不可中断训练,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以致前功尽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