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材料解析题:(15分)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07:24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2-06 13:29
材料解析题:(15分)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一定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3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4分)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4分)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大变革。(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2-06 14:13
(答案→)社会因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社会大变革。(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1)结合教材内容可以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产生的原因,答案类似于“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原因;(2)“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出来即可;(3)从材料二中的文字“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内容概括出来即可;(4)综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翻译西学的内容从中找出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译书范围广,数量多;译书为救亡图存服务;从自然科学发展到翻译西方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科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02-06 14:43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