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弹钢琴的时候怎么克服手指僵硬呢?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01:47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03-31 12:40
弹钢琴的时候怎么克服手指僵硬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3-31 13:40
很多初学者弹琴时会感到手指僵硬,肩、背、臂部紧张。要纠正这些毛病,就要多做放松练习。“吊臂”练习是有效的练习方法。
  方法是:
  1、人体前倾,让双臂自然下垂,左右来回晃荡。要感觉手臂似乎不属于自己,随着惯性两臂同方向一起摆动,肩肘部不要用力。
  2、身体前倾,两臂向前平伸,肘部向外侧张开,两个中指向内相对并拢,突然将整条手臂坠落下去,使双肩得到完全放松。
  3、身体坐正,屈肘抬臂,肩、大小臂、均不用力,落臂时以指尖触键,(此练习可用双手的各个手指分别练习)。
  高抬指是训练手指在琴键上能站起来,手指要立直,而且每个手指都能独立地站起来。触键的手指要支撑起来,不触键的手指要离开键盘。触键要有一定的力度和速度,要找到像小榔头敲在桌面上一样的感觉。钢琴发出的声音应饱满、坚定、有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秋
  • 2021-03-31 14:57
初学钢琴的学生都会遇到手指僵硬、腕关节下沉、五指难仰展或过度放松, 散贴在琴健上,缺乏力度、速度的问题,前三者的情况是紧张情绪造成的,学琴 者对钢琴的不熟悉造成紧张,对授课教师的不熟悉造成紧张,急于求成的心态也 易引起紧张情绪,情绪紧张,心态就不平稳,信息从大脑通过神经传导到肌肉组 织,就引起肌肉的收缩和僵直,结果是手指过于僵硬,弹出的音色就“直”、“硬”, 缺乏灵活性,既影响弹奏速度,又难以表达优美、舒展的音乐内容。相反过于松 散,神经系统传导缓慢,肌肉收缩迟缓,弹奏的音色过“软”、“单”,手掌与琴 键距离过近,活动范围缩小,也们样影响弹奏速度和音乐内容的表达。这些现象 与人的性格有关,与技能有关,每个人的胜格、情绪、心理素质都各不相同,大 体上可以分成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性格,外向型性格的人开朗大方,情感外露, 富于激情,在弹琴的表现上易出现动作幅度大,用力,初学琴时容易出现手型僵 硬的现象。内向型性格的人,温和平稳,情感内含,内蕴激情,在弹琴的表现上 易出现动作幅度小,力量小,初学琴时容易出现手型松散的现象,这两种性格对 学琴均有不利的因素,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性格的人有的放矢地施 教,两种不同的性格在弹奏技能训练上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培养出的学生才 能有钢有柔,训练要有针对性。 初学者出现的手指僵硬、腕关节下沉、手指仰展不开、松散的问题,不仅仅 是手型难看的问题,将影响今后弹琴技巧、速度和音色。具体办法在训练中手要 自然下垂,保持手下垂的形状抬起放在琴键上,手型要符合手心空、圆、腕平、 手指立住的要求,在琴键上的状态一定要自然。弹琴的过程中,无论多难的曲子, 多复杂的谱例,多大的跨度,都要始终保持这种自然的状态,不能刻求五个手指 都放在琴键上,手指要随着重心的方向稳动、落键。断奏练习时,要在保持手型。 手腕不变的状态下,将手从琴键上抬起,匀速落下,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出现加 速下落或突然减速的错误动作。 初学者在学习和训练中,都易出现手指在触键时有一个向内弯曲的动作,就 是一般所说的“折指”。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是手指没有保持自然的状态,实 际上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学琴者的技能和音乐表现来 讲是致命的。这些问题会造成手指的紧张,手指紧张,手掌、手腕、手臂都会造 成相应的紧张,整体处于僵硬状态,落键时间就会增加,影响演奏的速度。手指 “弯曲”在弹琴时就不能使弹琴力量直接贯通到琴键上,影响触键的力度,“弯 曲”会造成手指紧张,也减弱了学琴者指尖触感的灵敏度,从而减弱对音色力度 的控制感,出现这种现象一个原因是手型过于松懈,手指过于仰展,这是学琴者 精神过于松懈造成的。 力度的变化是表达音乐内容的方式之一,乐曲的内涵要通过弹奏力度的强、 弱等变化来体现,每位学琴的学生都要经过一个力度训练的过程。往往在要求力 度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手型紧张等问题的出现,相对放松的问题要相伴解决。速 度、音色、音乐表现三个方面与力度、放松有一定的关系,过于强调力度,用力 过强会出现僵硬状态,过度放松会产生松散现象,两者在练习中是对应的,要有 尺度,有平衡。状态太僵弹不快,不散也弹不快,力量太大是在砸琴,太松没有 好的音色,这些问题表现在外向型性格的人情绪急躁易出现用力过度的现象,内 向型性格的人情绪内含易出现松散的现象。具体处理办法,一方面通过标准的训 练,使学生增强技能,树立信心,从而情绪稳定,在力度上形成一种自然、均衡 的状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