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以地点、发展进程、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作者情感,为线索的初中课文各举例一篇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6 19:41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3-16 09:05
以地点、发展进程、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作者情感,为线索的初中课文各举例一篇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3-16 09:28
以地点为线索:《小桔灯》
中心事件为线索:《故乡》
中心人物:《背影》《藤野先生》
作者情感:《春》《济南的冬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3-16 11:55
初中语文所有阅读理解知识点 记叙文阅读知识与技巧 一、文章体裁? 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三.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四.文章内容(中心)?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五.材料组织特点? 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六.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七.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八.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九.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十.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十一.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十二.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 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十三.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四.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十五.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十六.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 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十七.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十八.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九.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二十.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二十一.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二十二 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二十三.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二十四.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二十五.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二十六.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二十七.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2009年中考专题指导----- 说明文阅读的复习 1、说明文文体知识: (1)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它的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在使用上具有突出的实用性. (2)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①写作的目的不同,说明文的目的在于以知授人,记叙文在于以情感人.②写作的内容不同,记叙文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而说明文说明事物、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③表达方式不同,记叙文主要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法,同时辅之以议论和抒情;而说明则主要用介绍说明的方法,一般不用议论和抒情. (3)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①事物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重点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如《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主要对象,说明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 ②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重点在于阐明事理.如《奇妙的克隆》一文,科学地向我们介绍了克隆技术的发展过程. (4)说明的结构形式 说明文的结构,大体可分为并列、连贯、递进和总分几种形式.而总分结构又可分为总—分、分—总、总—分—总三种形式. (5)说明的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更具条理性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 ①时间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②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空间顺序多用于说明建筑的构造,说明实体事物的形状.如《故宫博物院》,就是运用了典型的空间顺序来依次说明的. ③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用推理过程来表现.它又可分为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等几类.逻辑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的说明文.逻辑顺是说,我们既要把握文章的整体说明顺序,又要把握各层次中局部的说明顺序,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说明对象.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剑兰勰谌莨鄣悖?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 2楼网友:荒野風
  • 2021-03-16 10:29
同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