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13:53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1-30 17:25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
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煞尾
  • 2021-01-30 18:28
(答案→)A.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 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解析:考查对材料的理解,从“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可知唐太宗主张发挥宰相等大臣的作用。另外也可根据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排除B、C、D。因此选A.分析: 考点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集权:①建立中朝②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③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2、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要注意分割相权、与削弱地方权力两方面) (1)措施:①收精兵:原则是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调兵)。②削实权:在中央把相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办公机构,用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4、元朝:元朝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1-30 19:46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