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米虫是怎么在米里出现的?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3 14:18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12-02 17:28
米虫是怎么在米里出现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12-02 18:48
米虫学名为米象,南方人以吃大米为主,因南方气温高而很容易生虫。
  家里的大米每年7、8月盛夏季节,在家中的米缸里常出现芝麻粒大小的米蛀虫。如果仔细看看这些米蛀虫,就可见到小虫身体很坚硬,圆筒形,棕红色。在放大镜下看,就更有趣了,它在头部前面长了个与大象鼻子一模一样的喙。因此,又称它是象鼻虫。
  米虫里的象鼻虫有两种:玉米象与米象。这两种虫喜欢往角落里躲藏。所以在米的表层我们一般不易发觉它。它们的成虫有装死性,一碰就装死不动。成虫食性较广,谷类、薯类以及干果、药材等都吃。它们的幼虫乳白色、柔软、身体肥大,喜欢蛀食米粒,我们在滔米时受蛀食而浮在水面上的米粒,就是它们所蛀害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归鹤鸣
  • 2021-12-02 20:56
家家户户年年买米,年年生虫。有些虫卵藏在米缸底、米袋缝、墙缝、地缝里,人们很难一一把它们清除,当家中有大米、气候又适宜时,这些虫卵孵化出来便很快会爬进米袋,大吃大嚼,‘生儿育女’了。”
  • 2楼网友:山有枢
  • 2021-12-02 19:41
成虫用口器将糙米啮成深孔,并产卵于孔内,通常1粒谷粒产1卵,数量依谷粒大小而异,在谷中亦曾发现虫卵。幼虫孵化后以谷粒为食,将谷粒蛀穿成弯曲隧道,并逐渐啮成中空,虫粪则排于谷粒外。幼虫在米粒中结蛹羽化为成虫后具有飞翔能力,便会离开并开始交配。所以说米虫就是这样出现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