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想起王国维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00:29
  • 提问者网友:放下
  • 2021-12-19 23:3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想起王国维 王和声 我将历史之舟的缆绳系在颐和园那座冰冷的石舫旁,手伸到昆明湖里探了探,已经是入夏的六月,湖水竟然是如此的冰凉。于是就想起了王国维。 王国维,字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虽受传统封建教育,却不喜科举时文。1898年初,21岁的王国维只身来到上海,在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充校对之役,业余时间在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1901年由罗振玉资助留学日本,后因病回国任教于苏州、南通。这一时期主要从事哲学和美学研究。1906年,由罗振玉推荐,到北京任职。享誉中外的《人间词话》和《宋元词曲考》于这个时期灿烂问世。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亡命日本,1916年回国后在大学任教。1923年受清废帝溥仪征召,任南书房行走。这一时期,王国维在甲骨文研究和殷周金文研究上成绩辉煌,成为誉满中外的学者。 我们不难发现,在他几十年学旅生涯中,从一开始就有一个人如影随行。当然,这个人就是罗振玉了。罗振玉长王国维11岁,说罗振玉是引路人、兄长、伯乐乃至恩人都不过分,没有罗振玉处处帮困引见,没有两次东渡日本,王国维决不是这个王国维。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是罗振玉那双无形的手将王国维“推”入了冰冷的昆明湖也不为过。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王国维求学时代十分清苦,受过罗振玉的帮助。为了报答这份恩情,最初几部著作,就以罗振玉的名义付梓问世。罗振玉后来在日本出版、轰动一时的《殷墟书契》,其实也是窃据了王国维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罗、王二家后来做了亲家,按说王国维的债务更可以不提了,其实不然,罗振玉并不因此忘掉了他付出的代价。所以王国维处处都要听他的吩咐。不知是由于一件什么事情引的头,罗振玉竟向他追起债来,后来不知又用什么手段再三地去逼迫王国维,逼得这位又穷又要面子的王国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跳进昆明湖。”而在此之前,罗振玉已以一纸绝交书将亲家脸面撕破。 昆明湖畔,王国维留下了16字绝命辞:“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事变,义无再辱。”一个“辱”字,把一个七尺男子说得让人多么寒心!还有比“死”更骨气的词么? 王国维之前的屈原和之后的老舍都是这样的赴水者。中国的文人真是太难了!80个春寒冬酷已经过去,我依然时常想起王国维,不仅仅因为他的学术,而且还有其它更为让人崇敬之处。当然于学术而言,不论在史学方面哲学方面还是美学方面,他都是代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最高成就的重要学者之一。仰望大师,吾辈不识甲骨文不谙金文,《人间词话》倒还能读个皮毛。先生继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在理论上表现出独特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境界说、诗人修养论和文学发展观。《人间词话》深邃的美学哲理和绚丽的艺术表达让接踵而至的一代代青青学子为之倾倒,为之忘魂。 读了几十年王国维的书,深憾不知观堂先生竟是在如此逼仄的生活中推敲出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文字晶体。在那凄苦艰难的日子里,哪有几许笑颜哪有几多开心?他却把人世间的美点评得让人魂不守舍。苦中说美,此种境界问谁领会得来!这就是中国文人的无我品格吧。 尊观堂先生为国学大师,莫如说他是一尊国宝,一尊价值连城的薄胎白瓷。是谁说过,悲剧是将花瓶摔碎给人看。是谁将观堂先生这尊花瓶摔碎了?是罗氏还是这个世道? 1.文章第1段写到石舫“冰冷”、湖水“冰凉”,其作用是什么? 2.文中写到的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主要有哪些? 3.文章说王国维“还有其它更为让人崇敬之处”,指的是什么? 4.文章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是谁将观堂先生这尊花瓶摔碎了?是罗氏还是这个世道?”你认为是谁,并说明理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12-20 01:16
1.一是衬托王国维的凄冷身世,二是烘托自己的清冷心情。 2.写成《人间词话》和《宋元词曲考》;在甲骨文研究和殷周金文研究上成绩辉煌;不论在史学方面哲学方面还是美学方面,都是代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最高成就的重要学者之一;提出了境界说、诗人修养论和文学发展观。 3.敢于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在艰难环境中研究学问的无我品格。 4.观点一:罗氏。罗振玉作为引路人、兄长、伯乐、恩人和亲戚竟然如此苦苦相逼,使王国维感到寒心和绝望,只好以死抗争。 观点二:世道。社会不公,文人缺乏应有的理解、关心和爱护,有苦无处诉,有难无人帮,只好赴死。 观点三:罗氏相逼和世道冷漠联手害了王国维。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12-20 01:40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