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含山地理环境 怎么样

答案:3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11:32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3-02 10:35
我是含山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3-02 11:53
含山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安徽省中东部。自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置县以来,已有1380 多年历史,是春秋吴楚故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含山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南京、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省内外大中城市辐射圈内,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含山县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
一、地貌 1、丘陵山地 县境地形大体是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为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和西北丘陵起伏,山丘错杂,山势大部分坡缓谷宽;山脉走向以南西北东向为主,山顶海拔高程一般在300米左右,最高峰是苍山主峰,海拔高程481米。主要山峰自北向南有:青龙山、大茅芦尖、马山、方山、黑山、苍山、大犁头尖、六宕山、太湖山、林头山等。县低山高丘面积381.7平方公里,低丘山地371.3平方公里,分别占县总面积的36.96%和35.95%。
  2、平原、圩区
县境平原圩区属长江下游平原的一部分,为冲积平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裕溪河水系和滁河水系两岸。牛屯河、得胜河两岸也有小片冲积平原。平原地层主要由淤泥质亚粘土和泥炭层组成。圩区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09%。圩区内沟渠密布,土地肥沃,是县内的主要产粮区。
二、水文  1、地表水 县年平均降水总量10.69亿立方米,年径流量246.8毫米,年径流总量2.5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632.4立方米,亩均占有601立方米。
  2、地下水 县境有泉水多处。主要有:昭关的马跑泉、太湖山的飞锡泉、东关的卓刀泉、白石洞泉、褒山的女儿泉、白龟泉、谢集乡的陈村汤泉、六宕山的三石板泉、清溪镇的西王汤泉、张公乡的泉水井等。少数地方将地下水充作部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褒山华阳、巨兴姚垄、半湖汤山、东关毛滩、张公泉水井等地枯水年曾利用地下水灌溉。
三、动植物 县境动植物资源丰富,农作物品种较多,树种300多种,鱼50多种,药材518种,其中经济价值大的品种有:含山百日红鸭、太湖山鹿茸、巨兴红打瓜籽、姚庙玫瑰花、三汊河螃蟹、义城圩菱角、都胜圩荸荠等,均名闻遐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3-02 13:23
你准考证后面有电话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3-02 12:52
含山县位于安徽省中东部,属巢湖市管辖,介于合肥市、南京市、芜湖市、马鞍山市的中间位置,距这4个城市均不超过100公里。全县面积1047平方公里,人口45万,现辖8个镇。 含山县历史悠久,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分历阳县西部地区设置含山县。县名的由来有两说:   一说是以县境内的含山命名,含山,又名横山。《清一统治》说“在含山县西30里,崔嵬雄峻,群山列峙,势若吞含,因以命名”。   一说是县城周围环山,故名含山。   武德八年(625年)县废。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复置,更名武寿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原名含山县。明初裁革历阳、乌江、含山三县,存和州,含南一部分属无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含山县,属和州,至清季不变。   1958年12月和县、含山县合并为和含县。1959年6月和含分开,复设和、含二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