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为什么清明节是阳历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3:53
  • 提问者网友:孤山下
  • 2021-12-31 05:01
为什么清明节是阳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平生事
  • 2021-12-31 05:57
问题一:为什么清明节是按公历来算?不是按中国的农历呢??? 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特别是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触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在我国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只有清明是以节日的形式出现的。问题二:为什么清明节是按阳历算的?难道古代也有阳历? 节气“清明”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埂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时间: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问题三: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 为什么不是农历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有些同学问清明节是农历几月几日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清明节的农历日期每年都是不同的,他是太阳运行到特定位置上的公历日期。比方说今年清明节是2016年4月4日,跟农历没有关系。问题四:清明节为什么是阳历呢 为什么清明节不用农历计算?
清明节,公历(阳历)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并不固定在4月5日。
为什么清明节不计阴历:
“因为清明是我国24节气之一,而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清明节即在黄经15度。
太阳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计360度,分为24等份,即24个节气。
节气的日期在公历(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农历(阴历)中,节气的日期反而不好确定,而清明则是在公历(阳历)中恰好都在每年4月4至6日之间,但不能确定农历(阴历)日期。
我国自古至今传统的24节气计算法与国际通用的公历(阳历)计算法相吻合,都是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计算和划分的。”问题五:清明节为什么按阳历算 清明节是我国现行八个传统节日中唯一既不按照阳历(公历)也不按照阴历(农历)确定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阳历(公历)四月四日或弧四月五日。问题六:为什么清明节在公历过呢?为啥不是阴历呢? 清明节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推算的,所以不一定每年的清明节都是4月4日。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就在清明那一天,每年的清明大致都在阳历的4月4日至4月6日那天。节气的划分是根据太阳跟赤道的角度来定的,因此农历没有一定的日子。
麻烦采纳,谢谢!问题七:为什么现在的清明节是按公历日期来过节的?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阴历、阳历之分,单知道在中国用阴历,在西方用阳历。
阴历是按照月相来定义的,也就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然后把那么12个月(闰年13个)拼一起叫一年。
阴历的特点是月的意义,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圆。相反的,年就没有意义(不是指文化),只是月的集合。
阳历是按照季节来定义的,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然后把这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12块,每块叫一个月。
阳历的特点是年的意义,所以每个时段的季节都差不多。相反的,月就没意义了,只是年的均分。
所以阴历与阳历都各有缺陷,而且是一个至今无法完善的缺陷,你会说谁更科学?
在中国古代,对于阳历的天文知识了如指掌,所以才制定了24节气以跟地球公转位置对应(每150一个节气),所以才出现了节气与阳历日期能匹配、与阴历日期却无法对应的现象,至于有人因此提出阳历更科学一说,纯粹是历法知识严重缺乏的表现。
中国的旧历法其实不是完全的阴历,专业术语是“阴阳历”。纯正的阴历是每12个月一年,所以若干年后会出现一月在暑天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种格局,中国就想出了闰月的方法,一旦阴历日期超出季节一定范围,就用闰月将之拖后,使之不会偏离太多,用个时髦的词语叫“反馈”。
而且旧历法还加入了24节气这种方式,巧妙的将阳历历法融入到阳历中,大大的方便了农耕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问题八:为什么清明节的日期不是阴历?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气,是根据每年的春分点来计算的,春分点每过15天会有一个节气,所以清明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春分点随地球自转变化,地球每天的自转并非24小时,而是23小时56分,每四年就会累计减少一天,从而影响节气的时间,按照这个规律推,2008、2009年的清明刚好就在4月4日。 4月4日清明2004年和2000年就曾出现过,而4月6日清明则在1939年、1935年等更早年的年份出现过。问题九:为什么清明节过的是阳历 因为清明节就是下雨的季节,但是清明节也不一定会下雨,就像今天就没下雨,大风,而且阳光明媚的。但是至于前面的那个问题,我就不知道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酒醒三更
  • 2021-12-31 07:08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