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风雅颂是诗经的什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5 16:24
  • 提问者网友:喧嚣尘世
  • 2021-12-25 01:39
风雅颂是诗经的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12-25 01:52
问题一:诗经中的风雅颂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储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问题二:诗经 风雅颂 分别指的是什么 还有那些 《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类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包含“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问题三:《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A:不同的地域
B:不同的时期
C:篇幅的长短
D:音乐的性质
正确答案:D:音乐的性质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关于风、雅、颂的划分标准古来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如下:
(1)按照诗歌的题材和内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毛诗序》;
(2)按照诗歌的用途;
(3)按照诗歌的音乐。
今人多认为是风、雅、颂是音乐上的分类。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京城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问题四:《诗经》中风雅颂都是指什么 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问题五: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表示什么 诗经》共305篇,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对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风,地方乐调,这一禒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诗经》分风雅颂,共305篇,产生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湖北部,写作年代大致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里。问题六:《诗经》中的风雅颂所代表的作品有哪些 风: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1]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雅:小雅
《鹿鸣之什·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之什·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曰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颂:
《周颂·清庙之什.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问题七:诗经风雅颂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风,讲的是各个国家的国风,风俗习惯。雅,分大雅与小雅,讲的是诗歌等宫廷里的事。而颂指的是祭祀封禅问题八:《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通志序》。
“风”是各诸侯国的乐调;“雅”是京城地区的正乐;“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12-25 03:11
正好我需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