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09:42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4-04 14: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4-04 15:31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释义: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解读: 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 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 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 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 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 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 “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 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 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 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 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世
  • 2021-04-04 16:14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这是孔子语录之一。常被用来形容文章的好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