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急需大约30篇15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望有的给发几篇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0:33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3-09 19:21
三国,水浒,西游记的都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野慌
  • 2021-03-09 19:49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
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西门庆在这里被作者描写的简直是“臭不可闻”,几乎上谁看完都痛骂他一两句,这能体现作者是多么的会描写人物啊!

《水浒传》读书笔记(四)--卖刀汴京城
杨志盘缠用尽,只得将宝刀卖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凌辱,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凌辱,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题诗浔阳楼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本集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环节。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诗罢了。而正是有了这一集,才能更好的衬托出下一集截法场的情景来。用宋江题诗被抓着一段来衬托出后面截法场的情景。的确,用宋江题诗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让你说不出什么,二还可以把他们截法场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觉得这集好。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3-09 20:11
舒乙的父子情 摘抄:他的手很软,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 感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老舍对儿子的与众不同的教育。很多人说:儿子再大也是儿子,总得对父母怀着一种对长辈的尊敬。而老舍显然给了儿子一种尊重,把他当成了一个成年人,而并非仅仅是低自己一辈的儿子,充分体现了老舍对教育的与众不同的观点。而舒乙这么写,也体现了他对父亲做法的感谢,和他对父亲的爱与感激。 或: 假期的时候我读了《骆驼祥子》一书,颇有感触。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赋有哲理的小说,意味深长,让我回味无穷。 老舍先生自幼经历了旧社会京城下层市民的生活,具备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作品运用京城市民地道白话独具特色,使人物更接近生活。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划出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故事离奇感人,发人深省,对世界文坛都有极重要的影响。 此书讲述了旧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故事。故事中体现了旧社会的残酷与黑暗。写出了社会是如何把一个原本正直、善良的车夫——祥子,变成了一个行尸走肉的过程。祥子很淳朴,对生活充满了积极和向往,他的唯一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而且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赚钱、省吃俭用就一定能完成自己的愿望。他不怕吃苦地工作,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而实际上那正是因为他有梦想,他要实现他的梦想。然而,实现总比设想的要难。本认为很快就能买上一辆最高级、最豪华的车,可是流了三年的汗水,仅换来了一辆普通的车,但也总算是新的。虽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但祥子还是很开心地庆祝了一下。但没有几天,祥子的车和钱又被大兵没收了……命运似乎故意捉弄他一样,让他的车失而复得,得而又失。而祥子在命运的摧残下,也再也不是原来的祥子了。他为了得到车,不再像原来那样守本分的赚钱,而是开始占小便宜、与老车夫抢生意……最终,祥子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沦为了行尸走肉,而罪魁祸首,无疑是这个黑暗的社会。 还记得祥子一开始是为理想而赚钱,而到后来,祥子已经是为生命而赚钱了。书里有一句话,我认为特别发人深省:“穷人的命就像是枣核儿两尖头——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这句话用一个很恰当的比喻,良好地证明了现实的残酷。但是,虽然有的时候,人的命不仅由自己掌控,但是我们还是要努力改变它。虽然祥子最终还是在残酷的社会中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学习他的努力、他的不畏命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