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如果追求哲理高深了说明至圣而至疯么?那为何圣人都如此气定神闲?
答案:4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30 06:23
- 提问者网友:欲望失宠
- 2021-04-29 13:55
老子》第九章说过而伤,他得道之深,与所说为何没有矛盾?还是他自然的融入自然之境?又能如何的悟出自然之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4-29 14:33
更多的是一种对世事的归纳总结,圣人,我想也是后世之人,和他达到共鸣的人,给予的尊称。大贤之人又岂会在乎一个称谓?
这是老子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出风头,不争功夺利,功成身退。
越尖锐的矛越容易钝,越坚固的盾越沉重。人登上高山之顶,其活动的范围越窄,也许再向前一步,便又回到起点。
“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身处其中,却难知其境。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到了极限,只有天知道。
凡是不要太较真,物极必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十鸦
- 2021-04-29 17:05
《道德经》有五个道,分别为知道、学道、悟道、得道、出道。
这就是老子构建人生亚生存图景的思想根源。老子通过对人如何“无为”的几种状态,即寡欲、虚静、抱朴、守一、柔弱、不争等人生状态的描述,系统展示了人生“亚生存”图景。
在中国春秋战国的乱世,老子学说中对于人性的这种扭曲方式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老子学说是关于人如何生存的哲学。
- 2楼网友:刀戟声无边
- 2021-04-29 16:40
放下 顺其自然 平常心 理智面对
- 3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4-29 15:24
东西累积多了会溢出来,不如不去做。再怎么千锤百炼,还是不能长久保持.
全文是"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我觉得有位朋友说的很简单明了,就是,"凡事都不能做过头了,有缺陷才是真正的完美."但是,我觉得,其中蕴涵一种,就是叫你凡事不需要做的太好,因为做的再好,总是会有用不着的时候.不必去强求.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