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清朝公主的作息制度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6:1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02-22 08:04
清朝公主的作息制度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22 08:13
你这个问题温得很不错,相信很多人都会对这个感兴趣。只不过可惜的是,历史从来都对女人比较刻薄,因此相关的官方纪录并没能流传下来。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些野史传说,包括《清稗类钞》上说公主受到保姆虐待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后人杜撰的,基本上没有可信性。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清朝公主受教育的问题我们完全找不到任何印记。在各类清代史料中,便有努尔哈赤、乾隆、道光三位皇帝训诫公主的言语纪录。另外,顺治十三年,顺治皇帝按照孝庄太后指示让大臣们编写了《内则衍义》给后宫女眷学习,当然也包括公主。

此外,清朝入关前有关于皇帝寻找满语嬷嬷教授后妃公主满语的记载,同时入关后的公主都也要学习满语、蒙语、汉语。清朝皇室对女子的要求也许没有皇子那么严格,但是应该学习的女性知识还是有的,封建社会毕竟也有不少的女性教材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英雄的欲望
  • 2021-02-22 09:59
好多啊,我眼都看花了
  • 2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2-22 08:38
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叫“上书房”,康熙他这时候上书房在畅春园无逸斋,就是避免他的子孙贪玩,要无逸,不要闲着,不要贪玩,不要贪图享乐。
凌晨三点到五点,寅正是凌晨四点,皇子们就要到无逸斋,开始复习头一天的功课,要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有两个小时,皇太子在这个时候才13岁,凌晨三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这是寅时。
——(汗,凌晨三点啊,而且每天如此,真是可怜的孩子们)
卯时,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老师来到课堂,满文的师傅达哈塔,汉文的师傅汤斌等到了上书房,到了之后先给皇太子实行跪拜的礼节,然后就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皇子朗朗背诵,一字不错。然后汉文师傅再给他划下面一段,接着背下面一段。
底下就是辰时,就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候学生上课已经过了四个小时了,康熙下了朝就来到了无逸斋,皇子们到斋外面台阶下面迎接康熙来,康熙来了之后落座,就说要背书,就让他的儿子背书,康熙拿出书来随便点一段,皇子就背,背完了以后,果然一字不错
——(康熙下了早朝就来督促皇子们的背书情况,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康熙说,我小时候书要朗诵120遍,——(狂汗,偶群里某女说:周星驰不过100遍啊100遍,康熙他居然要120遍)
之后还要背诵120遍,完全熟练了,然后再换下一段,这样一段一段地学,这时候有了大臣说,说是100遍是不是就可以了?康熙说必须背足120遍。
——(继续狂汗,原来是先读120遍,再背120遍,加起来240遍,这个变态康熙……我转头去看偶哪群内某女,已经口吐白沫了……)
然后就问其他那几个师傅,说刚才背的怎么样?有的老师就说了,说是太子很聪明,背得很好,康熙说,说你们不能表扬他,要多批评他们,免得他们骄傲。检查完了之后,康熙就处理他政事去了
巳时,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候,记得这一天已经是数伏了,很热,皇子读书的时候,是不许拿扇子的,不许摇扇子,正襟危坐,这时候写字,每一个字要写100遍,来练习书法。
——(估计每次中暑会有十来个)
底下就到了午时,十一点到一点,就到了午饭的时候,侍卫就送上饭来,皇子们也让老师吃饭,老师跪着接了饭,然后到自己座位上吃饭,皇子们在另一旁吃饭,吃完饭之后不休息,继续前头功课。
——(可怜到偶已经无话可说鸟,就算高三也有个中午睡觉时间哈)
底下就到了未时,就是一点到三点,这时候皇子们到了无逸斋的外面是一个院,那儿有靶,射箭,一个是休息一下,一个是体育活动,一个是练习骑射,练习武艺。
申时,就是十五点到十七点,康熙又到了无逸斋再次检查功课,还让这些皇子们背,他几个皇子排着队一个一个背。
底下是酉时,十七点到十九点,这节课是在无逸斋外面练习射箭,康熙先让诸子们一个一个射,之后让那几位师傅一个一个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叫做“连发连中”,功课完了之后放学。
从凌晨三点到晚上七点,请注意,不是一天,是天天如此,叫做“无间寒暑”,天天如此。
偶们变态康熙滴那些厉害儿子,就是这么练成滴。群内某女继续议论说:“怪不得他们都要争皇位,原来就是为了不读书!”
偶~偶已经昏倒鸟……
顺便说一句,看了这些内容后,偶终于知道小说根本都是瞎编滴,阿哥们哪来时间泡妞啊~怪不得子嗣那么少,原来是都是没时间
第一,上书房是雍正初设立的,和康熙无关。
第二,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电灯,晚上也缺少娱乐活动,所以一般九点多睡觉已经算是很晚的了。三点到五点钟起床根本算不了什么啊,在宫里基本上就是这个作息时间,皇帝如此,皇子、公主也是这样,就连清末的慈禧太后也是如此。在宫中,要是赖床或是起床之后不梳洗整齐的话,那么他们身边的宫女太监肯定要遭殃的,所以清宫之中早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并不像我们今人想象的那么困难。
第三,无逸斋是皇太子在畅春园中读书的地方。康熙的皇子众多,年龄差距很大,所以他们读书的地方相当分散,似乎没有形成定。皇子们有的是在自己所居住的宫中读书,如兆祥所。目前有确切记载的是,法海任十三和十四老师的时候,是在懋勤殿授课。
第四,关于康熙让皇子读书那段,那是他有意在群臣面前显摆自己儿子的能耐,他是“特召诸皇子至前讲诵”,让那些大臣“试观之”,并非天天如此,康熙也没那个时间。倒是对皇太子,他可以说是天天都要检查他的功课。
第五,关于那个120遍,也是在这次“显摆”中,群臣的一片赞扬声里,康熙说出来的,他说“朕幼年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淹贯,故教太子及诸皇子皆是如此。顾八代曾言其太多,谓只须数十遍便足,朕殊不以为然。”好像没有什么读+背240遍吧~
第六,关于书法,好像没听说过康熙让儿子一个字写一百遍啊,倒是老爷子自己自幼每天必定写上千余字,想必对皇子也是如此要求吧。至于老八分府之后,还被老爸吩咐“开小灶”,那也是因为爱护他,不想让他和其他皇子在书法上拉开差距,况且老八又不是自己写的,而是找人代笔,也不会累到哪里去吧。
第七,关于那个盛夏时不允许开窗和纳凉,老爷子是这样对自己的儿子们解释的“汝等见朕于夏月盛暑,不开窗、不纳风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此正古人所谓但能心静,即身凉也。且夏月不贪风凉,于身亦大有益。盖夏月盛阴在内,倘取一时风凉之适意,反将暑热闭于腠理,彼时不觉其害,后来或致成疾。每见人秋深多有肚腹不调者,皆因外贪风凉而内闭暑热之所致也。”这话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雍正短命,和他大量制造机械风扇、贪凉致病也是有很大关系的。老爷子也是出于爱子之心,不过失之有度,雍正早年也曾中过暑,或许也是由此而起。不过本文提到的内容,是说皇太子的,他是没什么事,生龙活虎的,不过他的老师汤斌等人倒是一个个都撂倒了,这能怪谁呢,皇太子故意刁难师傅,连个座都不给,老爷子又护犊子,说是皇太子没奉旨所以不敢这么做。总之啊,做康熙皇子的老师要么像汤斌一样累得晕过去,要么像徐元梦那样当着自己学生的面,被他们的父亲鞭笞一顿。老爷子自幼祜恃全失,所以他对子女的爱有一种补偿的心理,要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要让他们成为最出色的人。老爷子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要让身边的人夸奖自己的儿子,而且身边的人要是掩饰自己儿子的错误,他会很严厉的处置(好像是白晋的《康熙传》说得吧,记不清楚了),但是实际上要是儿子们犯了什么错误,再不危害到皇权的前提下,他还是很包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