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2 09:10
- 提问者网友:趣果有间
- 2021-12-02 00:15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藏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便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后牢修(人名)诬告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因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待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谡陶等曰:“今子相随,是得吾祸也。”遂遁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范滂弟)孝敬,足以供养,滂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厉:严厉B.滂坐系黄门北寺狱 坐:因为C.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 婴:缠绕D.死亦何恨 恨:怨恨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B.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C.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D.行路闻之,莫不流涕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B.C.D.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范滂“恪尽职守”的一组是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③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⑤滂在职严整疾恶,……抽拔幽陋 ⑥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以为范党[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④⑤ D.①⑤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为官公正廉明,嫉恶如仇,公开荐举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坚决剔除坏人,因而结下仇怨,埋下祸根。B.范滂从监狱里出来,汝南、南阳的士大夫们拿出数千两银子置办酒席,为范滂洗尘接风。同时回乡的殷陶、黄穆伺候在范滂身边,帮助范滂应酬宾客。C.当范滂知道自己将被逮捕时,他不但不逃跑,反而自己主动到监狱去,为的是不牵累别人,这充分表现了范滂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德。D.范滂就义前对儿子的“人不能为恶,但是我为善不为恶而又没有好下场”的一番话,深刻揭露了在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下的东汉政权的黑暗:善恶不分,是非颠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0-10-13 11:20
答案:C;C;C;C;B解析:1.C;2.C;3.C4.C;5.B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0-02-23 23:00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