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绿色能源——氢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1:18
  • 提问者网友:龅牙恐龙妹
  • 2021-12-20 15:1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绿色能源——氢  当今困扰人类的能源危机及环境不断恶化难题令人们的目光(  )地投射到氢燃料上。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成倍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即便采取“全面节能”措施,到2060年全球总能源需求仍将是1986年的2.5倍,而全球石油量最新探明为10190多亿桶,天然气约为1425000亿立方米,因此有人悲观估计全球石油和天然气将分别到2060年和2080年耗尽,即便蕴藏量使人较为放心的煤,其使用时间也不会超过2800年。  而氢能源恰好能躲开上述窘境:首先,地球表面水若按质量计算,约含有11%的氢,总量约达1.4×107吨,而且氢燃烧后生成水又可回收制氢,因而可以认为氢能源的蕴藏几乎为无穷大;其次,氢燃烧后生成水又可回收制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氢的沸点为-252.8℃。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燃烧1克氢可获得34千卡的热量,是汽油的3倍。  氢为二次能源,靠生产获得,通常由电解水制得。虽然该法能制得纯度高达99.99~99.999%的氢气,但生产1公斤氢得耗电五六十度,能量转换率不到32%。真是豆腐弄成肉价钱。国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积极寻找制氢新途径,目前认为最有前途的一是光电化学电池分解水制氢法,它将氧化钛晶体电极和铂黑电极浸在水中,组成光电化学电池,当太阳光辐照半导体材料氧化钛表面时,因光电将会产生的电流将水分解而产生氢气。  二是生物制氢,目前,美、英、俄等国科学家已先后发明了叶绿体制氢装置,实验室中1克叶绿素1小时可生产1公斤氢气,其能量转换率高达75%。近年来有人在海水中找到一种小球藻及固氮蓝藻等,它们在阳光照射下,不断将水分解而放出氢气。1.文章第1段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  ]A.不由自主B.不由分说C.十分急切D.满怀希望2.第1自然段中“据有关资料表明”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2段画横线的词“上述窘境”指的是:________。4.第3段“氢为二次能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5.第3段中“真是豆腐弄成肉价钱”一句的意思可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它是:________。6.氢能源受人们青睐的原因是(答案字数不超过10个)。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7.对本文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能源危机及环境恶化令人忧虑。B.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将解决困扰人类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恶化的难题。C.氢能源具有三大优点。D.目前人们正积极寻找制氢新途径。8.从全文来看,文章第1段的作用是[  ]A.说明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难题。B.将旧能源和新能源进行对比。C.引出下文关于氢能源的话题。D.用确凿的数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醒三更
  • 2021-12-20 16:08
答案:解析:  1.A  2.不能删去。  因为“据有关资料表明”说明下文列举的能源危机的种种事实证据确凿,决非危言耸听。若删去,便失去了说明的严密性  3.指的是困扰人类的能源危机及环境不断恶化  4.氢是靠生产获得的能源,而不是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能源  5.得不偿失  6.氢能源的蕴藏量几乎为无穷大  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它的燃烧率高  7.B  8.C  1.精析:从上文来看,是能源危机及环境不断恶化的难题令人们的目光投射到氢燃料上,这种投射是被迫的,所以选“不由自主”。而“不由分说”表主动情态,“十分急切”和“满怀希望”亦没有“被迫”的含义,故而不选。  2.精析:结合资料来源对说明事物的特点的影响来答。  3.精析:根据“上述”二字确定答案在第1段,然后再抓住第1段的中心句,以此作答。  4.精析:回答此题,需把握上下文的关系,借助下文回答上文。  5.精析:回答这一题,需借助“真是豆腐弄成肉价钱”一句的上文“生产1公斤氢得耗电五六十度,能量转换率不到32%”,根据其意思找出相应的成语。  6.精析:首选根据“而氢能源恰好能躲开上述窘境”这句话确定答题范围在第2段,然后,再根据“首先”、“其次”等提示顺序的词语找到各层的关键句,以此作答。只是第三点需根据原文、再借助物理知识作答。  7.精析:此题A.C.D.三项分别是第1段、第2段和第3、4段的大意,都不能作为全文主旨,只有B项概括全面。  8.精析:A项就谈第1段,未从全文的角度考虑;文章并没有将新旧能源进行对比的意思,因此B项错;D项不但空洞,而且亦是就谈第1段,应排除。  1.说明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说明  本题考查对语言准确性的理解。  3.说明  本题考查对语境中词语的理解。  4.说明  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5.说明  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  6.说明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7.说明  本题考查对说明中心的把握。  8.说明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毛毛
  • 2021-12-20 17:35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