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夜里要小便两三次,检查了肾脏和尿都没有发现问题
女性夜里尿急尿频,检查没问题,说是气滞血虚,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7 14:27
- 提问者网友:临风不自傲
- 2021-05-06 22:31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5-06 22:45
要想怎么样判断什么时候发病或病情加重,需要搞清楚中医是怎样看病的,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医学的辨证,就会明白一切。1.起病 起病的原因、过程及症状,发生症状的部位及性质,突然发病或起病缓慢,发病的诱因。 了解疾病的经过和主要症状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例如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加重还是减轻,性质有无变化,病程中是否经过治疗,曾服何药,有何反应等等。 了解起病的过程,对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 2.现在症状 (1)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 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或半表半里证。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多为表热证;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称寒热往来,多为半表半里证。 ②发热不恶寒,多为里热证。 高热、口渴,尿赤,便秘,为里实热证; 久病潮热,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多为阴虚内热证。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虚。 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 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并见身凉肢冷,属阳气欲绝的“亡阳证”。 (3)饮食 注意询问是否口渴,饮水多少,食欲食量,喜冷喜热,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及气味等。 ①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 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 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 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 ②食欲与进食: 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 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属胃火亢盛; 饥而不食,多属胃阴不足。 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病中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病虽重也有转机。 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 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 口酸腐 多属胃肠积滞; 口淡无味 为脾虚湿盛; 口咸 多属肾虚; 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膀胱湿热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腹痛 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 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 腰痛 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 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