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女是哪个朝代的?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8:52
- 提问者网友:练爱
- 2021-04-03 21:00
七岁女是哪个朝代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4-03 22:00
七岁女是唐朝的。
七岁女是初唐武则天时代的一位神童,作诗《送兄》,姓名及生卒年不详,《全唐诗》载称:“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别路”“离亭”对举,点明送别的地点。古代驿路上每隔五里、十里设有亭舍,以供行人歇息,送别的人也常在这里饯行。
“云初起”点明送别的时间。除了雨天,“云初起”的时间一般在早晨和黄昏,这里当指黄昏。
“叶正飞”点明送别的时令—秋天。景语皆情语,这里以“云初起”衬托其兄起身上路,以“叶正飞”暗示别情的无奈和心绪的失落。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选取的是与送别时的心情互为表里的颇具象征性的事物,读来令人平添几分伤感。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这两句诗可意译为:“(我)所感叹的是人与大雁不同,人不能象大雁一样一起回归,”只好在这里分手。这两句是以雁作比,直接抒情。雁是候鸟,秋天成群结队往南方飞去。以雁入诗,既切秋景,又恰到好处地抒写了离情。
《礼·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足俞。”“兄之齿雁行”,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以“雁行”借代兄弟,所谓“雁行有序”。看来,此诗中的“雁”并非泛泛的景物,而是小作者匠心独运,以寓“送兄”之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古代交通不便,且难免遭遇剪径之徒,因此出门就成了令人挂怀的大事,旅行役诗词也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大门类。
《送兄》一诗,字数如此省俭,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清新高妙,却不多见;何况出自七岁女子之口,且在朝堂上脱口而出,岂不令人叫绝!诗无达诂,但能引起联想。
七岁女是初唐武则天时代的一位神童,作诗《送兄》,姓名及生卒年不详,《全唐诗》载称:“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别路”“离亭”对举,点明送别的地点。古代驿路上每隔五里、十里设有亭舍,以供行人歇息,送别的人也常在这里饯行。
“云初起”点明送别的时间。除了雨天,“云初起”的时间一般在早晨和黄昏,这里当指黄昏。
“叶正飞”点明送别的时令—秋天。景语皆情语,这里以“云初起”衬托其兄起身上路,以“叶正飞”暗示别情的无奈和心绪的失落。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选取的是与送别时的心情互为表里的颇具象征性的事物,读来令人平添几分伤感。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这两句诗可意译为:“(我)所感叹的是人与大雁不同,人不能象大雁一样一起回归,”只好在这里分手。这两句是以雁作比,直接抒情。雁是候鸟,秋天成群结队往南方飞去。以雁入诗,既切秋景,又恰到好处地抒写了离情。
《礼·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足俞。”“兄之齿雁行”,言兄弟出行,弟在兄后,后以“雁行”借代兄弟,所谓“雁行有序”。看来,此诗中的“雁”并非泛泛的景物,而是小作者匠心独运,以寓“送兄”之意。“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古代交通不便,且难免遭遇剪径之徒,因此出门就成了令人挂怀的大事,旅行役诗词也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大门类。
《送兄》一诗,字数如此省俭,语言明白如话,意境清新高妙,却不多见;何况出自七岁女子之口,且在朝堂上脱口而出,岂不令人叫绝!诗无达诂,但能引起联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4-04 01:03
哎. 这么多的诗 你偏偏只能写这一个啊 ?
- 2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4-04 00:36
是唐代的!!!
- 3楼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4-03 23:58
是武则天的时代,七岁女孩
- 4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4-03 23:33
送兄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作者:唐朝一个7岁小女孩!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而独在《全唐诗》中能见到,作者“如意中女子”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住所等皆无从考证,只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说:“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飞!
作者:唐朝一个7岁小女孩!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而独在《全唐诗》中能见到,作者“如意中女子”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住所等皆无从考证,只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说:“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