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此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材料三 康有为借助于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助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铸,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 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06期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新青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你认为人物A和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4)据材料四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持有的偏见及原因。
(5)你认为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对传统文化应持何种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 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到此时才获“再生”与“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00:52
- 提问者网友:我是我
- 2021-02-25 11:38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2-25 11:56
(答案→) 解析:(1)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2)文艺复兴连名字都在复兴传统文化。主要原因有三:基督教会强大、自身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人文精神的起源。(3)“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从材料中概括即可。(4)偏见是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原因在于当时的背景: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影响。(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抱着扬弃的态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2-25 13:01
这个答案应该是对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