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东汉末年为何诸侯战乱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7 02:05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2-06 10:53
好像秦朝就取消分封制度,西汉更是采取很多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为何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纷争?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2-06 11:32
高中历史课本上讲的,秦朝采取郡县制,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分封制度消失。实际上,即使高中历史课本,也提到过著名的“吴楚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等等。这些说明分封制度并没有消失。实际历史上,分封制一直存在。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不对立,是可以共存的。24史(25、26史)我仅仅看到《宋史》,很多东西很没有看到。似乎只有宋朝和清朝的分封较少,剩下的朝代分封制度都很明显。
东汉时期,由于吸取了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和推恩令的教训,采取的是两种办法:1、依然遵循“非刘莫王、非功莫侯”的原则,仅有外戚有时候例外;2、王侯仅仅享有封地的食邑,而没有行政权。所以,东汉末年的混乱,和分封制没有任何关系。
东汉中期,由于很多小皇帝继位,导致了宦官外戚轮流掌权,到了桓灵二帝时期,就出现了“党锢之争”。由于政治混乱,民不聊生,所以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时候,东汉的刺史、州牧的权利得到了扩大,形成了一部分半独立势力。而董卓之乱,加剧了这一情况,各地诸侯纷纷建立自己的势力。这里的诸侯,并非周朝时期的诸侯。他们大部分是汉朝的刺史或者州牧,虽然他们大部分有爵位,都被封为XX侯。比如我们熟知的陶谦、张杨、袁绍、袁术、公孙瓒等等,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而刘备、曹操和孙权,则略有不同。刘备靠着平定黄巾之乱起家,当了几任县令、几任县丞,由于不满朝政罢官。后来投奔公孙瓒,被封为别部司马。再来就是救陶谦,被陶谦推举为徐州牧,才正式成为割据势力的一份子。曹操是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被鲍信推举为兖州牧发的家。孙坚由于和袁术关系很好,所以帮助袁术杀掉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郡守张咨,为袁术取得了安身之地。又自己打败了董卓,撤兵的时候被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杀死。孙策就跟随了袁术,长大后,从袁术手中借兵取得了东吴。孙权继承父兄基业,镇守江东。
曹操在帮助汉献帝稳固洛阳以后,被封为武平侯,也就是说,之前的割据时期,都没有侯爵。不过,曹操的父亲是费亭侯,理论上曹嵩一死,曹操就能世袭费亭侯。
刘备是在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的时候,被封为宜城亭侯的。而孙权则要等到偷袭关羽以后,才被曹操把持的汉政府封为南昌侯。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君与见山
  • 2021-02-06 15:43
汉初结合周朝和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到汉武帝时期,因为分封的王国的权利过大,已经影响到汉朝统治,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分化王国的权力,所以,到了最后,王国名存实亡。 中央集权制度日益集中,后来即位的皇帝年龄太小,就出现了外戚专权,把持朝政。皇帝长大后又依靠宦官从新从外戚手中夺回政权,就出现了宦官代行天威。期间就出现了大批手持重兵的大将军,到后期汉朝名存实亡,手持重兵的大臣开始割据纷战
  • 2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2-06 14:10
三国志刘焉传——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翻译过来就是在地方上设立比刺史、太守还要大的官,统领一方.... 中央政权本就衰弱,结果给予地方上过大的权力... 其次,东汉末年的经济制度是庄园经济,大庄园经济产生的士族阶层有着不亚于政府的影响力。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不利的
  • 3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2-06 13:20
东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由于无力交租,纷纷将土地卖给豪强地主,自己作为他们的租客,豪强地主不相朝廷缴纳赋税,中央政府财源枯竭,地方势力逐渐强大,导致最后的结果
  • 4楼网友:忘川信使
  • 2021-02-06 12:41
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快平定战事,因此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是官员,借着在黄巾之乱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远因。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