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请问谁了解暖手宝里面的液体有毒吗

答案:4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0-18 13:40
  • 提问者网友:精神病院里
  • 2021-10-17 15:39
请问谁了解暖手宝里面的液体有毒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10-17 16:04
你好,暖手宝里面是电解液,就是水加化学盐类混合成的,没有毒,请放心使用。暖手宝一通电时由于水加电解质导电能力强,热得很快,散热很慢。电热水袋里的电解液不能随便换,如果不慎倒出来了,也可以重新加水,放入少量食盐。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10-17 20:20
你好,暖手袋里的液体有两种。一种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sodiumacetate,CH3COONa),是一种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就是一定温度、压力下,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溶质仍不析出的现象叫过饱和现象。
  • 2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10-17 19:11
一般都是自来水,没毒的。不过在反复加热的过程中,发热环和热水袋本身都会有东西溶入水里的。我在网上买的热水袋,都是自己灌装的自来水。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 3楼网友:西岸风
  • 2021-10-17 17:34
由于过饱和溶液的浓度太高,所以并不稳定。当扭曲金属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crystallize),变成较稳定的固体。然而,这个过程是放热的(exothermic),所以暖手袋告开始暖起来。 在某温度下,溶质(solute)在溶剂(solvent)中的可溶性是不变的,例如食盐(氯化钠)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水。当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可溶性相等时,这种溶液便称为饱和(saturated)液;而当溶液的溶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的时候,这种溶液便称为过饱和溶液。暖手袋里的液体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sodiumacetate,CH3COONa)。 ----------------
暖手宝的取暖原理
外观:一个密封塑胶袋,里面充满透明液体,液体中放有一个金属片。 为了全面一点,我把《使用说明》也贴上: 1、使用——轻轻弯曲袋内金属片,袋中液体即出现结晶状(蓝色半透明),变硬成固体。发热温度50度左右(约1小时)。 2、备用——使用后,把其放入沸水煮10分钟,直至结晶体完全恢复成透明液体,冷却后,可再次使用。 3、产品可依以上方法反复使用多次。 4、在炎热的夏天,可以改做冷宝,像冰袋一样使用、防署降温,但使用前需要在冰箱里冷冻。
要了解“暖手宝”暖手的原理,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过饱和(supersaturated)溶液。在某温度下,溶质(solute)在溶剂(solvent)中的可溶性是不变的,例如食盐(氯化钠)在水的可溶性在室温时是36g/100mL水。当溶液中的浓度与其可溶性相等时,这种溶液便称为饱和(saturated)液;而当溶液的溶度比其可溶性还要高的时候,这种溶液便称为过饱和溶液。暖手袋里的液体就是过饱和溶液醋酸钠(sodiumacetate,CH3COONa)。 由于过饱和溶液的浓度太高,所以并不稳定。当扭曲金属的时候,所产生的轻微震动便足以使溶质结晶(crystallize),变成较稳定的固体。然而,这个过程是放热的(exothermic),所以暖手袋告开始暖起来。 暖手袋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循环再用。只要把暖手袋放入沸水中加热约l0分钟,凝结了的溶质便会再次溶解;这是由于在高温下,溶质的可溶性增加。在溶解的过程中,溶质进行吸热反应(endothermicreaction),再次成为过饱和溶液。 据说包装好像是用PVB材料做的,这种材料常温下无毒,但是,加热之后会析出有毒的物质。这种商品,国家质量监督局还没有检测过,安全度有待思考。
自制“暖手宝” 1把175g的醋酸钠(CH3COONa)放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 2用热水浴盆把烧杯中的醋酸钠溶解; 3把溶液倒进—个保鲜袋里,并加入一块可扭曲的金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