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王阳明的心学、知行合一到底传达什么样的处世哲学?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1 09:54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4-10 18:03
是否能详细讲述一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4-10 19:34
其实就是阳明心学 有点提倡限制君权的意思,不过他的限制君权只是体现在“文死谏”上 还是书生气十足的理论 但在当时那个程朱理学盛行的时候 他的理论那绝对比“汶川大地震”来的还猛 对当时的政坛影响很大(具体达到什么程度,这个谁也数不清楚)不过现在有好多人认为如果 “阳明心学”能够盛行起来打倒“程朱理学”大明王朝就有肯能先于英格兰整出“君主立宪制”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10 23:25
王守仁的哲学中心就是他所的“致良知”,良知即人本性的意思,人的心里本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种非意识的人的本性的表现,就是良知。而在私欲作用下,人会不照本性去做,或拖延,或找理由,这就失去了至善。人需要做的就是依本性做事,知行合一。至于良知存在的普遍性,传说有这么个事儿,话说他弟子一次捉了个小偷,于是问:你的良知呢?小偷笑:我哪还有良知?弟子便让他脱衣,他脱了,又要他脱裤,他也脱了,又要他脱内裤,小偷说:恐怕不妥吧,于是弟子说,这便是你的良知!
  • 2楼网友:雾月
  • 2021-04-10 21:49
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流派,还是基于儒家的外王内圣理论。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诸求己和对外实践,格物致知。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没有私心物欲的状态。 这样就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即靠实践,靠自省,实践和自省是一个过程的,是一件事情。格物就是改革。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 3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10 20:33
首先浅显的意思是学习处事的一种方法·,而更深层次的就是要致良知,。知和行本就是良知。知即知道良知,行即行驶良知。良知即天理,知行合一即行天道。良知是这句话的关键,就如同道家的道是说不出的,是要用心去体悟的东西。“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事物是相互矛盾的,正因如此,事物才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就是天理。向善除恶是心学的一条明线,而去私欲存天理是心学的一条暗线。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