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谏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2-01-01 02:19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12-31 20:5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昭熟视权曰:“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遣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三国志·吴书七》)(1)《三国志》是中国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请写出其他三部史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出对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权以(因为)藩(藩镇割据)B.拜(授给官职)相(代词,代他)C.顾命(临终之命)恨(不满意)D.谢(道歉)笃(病重)(3)对张昭进谏的意见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A.渊背魏,吴派去大将,将使魏忌恨吴,这不是万全之策。B.公孙渊声称是吴国属地,不是本心。如果他改变主意,又与魏国和好,吴国不是被天下耻笑吗?C.公孙渊向吴国求援,不是出自真心,如果魏国拉拢他,他又会反过来反对吴国。D.公孙渊假意投降吴国,过些时候他又会向魏国告密,有损于吴国的利益。(4)张昭因为向孙权坚持自己的提议而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孙权后来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就张昭的言行和孙权的举动作一番评价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12-31 21:38
答案:略解析: (1)《史记》《汉书》《后汉书》。(2)B。(3)A。(4)孙权因为张坚持意见而“恨之,土塞其门”。在知道自己错了之后,孙权多次谢罪,延请张昭重回朝廷,并且深深的自责,张昭这才原谅他。评价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12-31 22:27
收益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