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观音的两眉之间的圆点事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4:39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3-25 16:05
观音的两眉之间的圆点事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封刀令
  • 2021-03-25 17:13
观音的两眉之间的圆点是菩萨的三十二相之一。
三十二相,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义上的转轮圣王(即金轮王、银轮王、铁轮王和铜轮王这四轮王)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
即佛陀传法时当时之印度人所喜爱的人身外貌中三十二个明显的特征,具体为一足下安平如奁底 二足下千辐轮相 三手足指长胜余人 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 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 六足跟具足满好 七足趺高好根相称 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 九立手摩膝 十阴藏相如马王 十一身纵广等 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 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 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 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 十八两腋下满 十九身上如师子 二十身端直 二十一肩圆好 二十二四十齿具足 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 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 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 二十八梵音深远如伽陵频伽声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 三十眼睫如牛王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 三十二顶肉髻成。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3-25 18:52
在佛像或者画中,佛的眉心会有一个红点,代表佛眉间的白毫,可以无边舒展,表现佛的法力。这都是异相,是佛、菩萨与凡人不同的地方.即是我们常说的白毫相。白毫相,梵语u^rn!a-laks!ana,巴利语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白毫光相、眉间毫相、额上毫相功德满足相、眉间生毛洁白右萦相、眉间白毛长好右旋相、眉间白毫软白兜罗绵相。为如来三十二相之一。世尊在两眉之间有柔软细泽之白毫,引之则长一寻(或谓初生时长五尺,成道时长一丈五尺),放之则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如日之正中,能放光明,称为白毫光。 众生若遇其光,可消除业障、身心安乐。据无上依经卷下之说,此妙相系佛于因位时,见善众生修习戒、定、慧三学,而称扬赞叹之,遂感得此相,表示除却百亿那由佗恒河沙劫生死罪之德。又观佛三昧海经卷一、卷二观相品谓,如来有无量之相好,然以此相为诸相中之最殊胜者。 此外,具有此相者,不限于佛陀,最著名者,如观无量寿经所载,无量寿佛眉间之白毫如五须弥山,见其相者,自然得见八万四千之相好。另如菩萨像之中亦有白毫相,且有于其两眉间镶入白玉、水晶,以表此相者。 在大多数情况下,白毫相形如一个圆形标记或凸起物,和许多象征灵性伟大的标志一样,它似乎来源于世俗印度文化中一个象征高贵的符号。这一世俗表示叫做“提拉迦”,由彩色黏土制成,可以用在一些特殊场合,比如订婚典礼或是重要的出行前夕。它也用来区别不同的印度教种姓和教派。 在佛教艺术中,乔达摩佛陀用的是一种更为专门的白毫相,有时它形如一种名叫“迦图拉提拉迦摩尼”的宝石。白毫相可以用多种风格绘出,包括心形或贝壳形。在一些早期的作品中还另有一种白毫相,绘在双眉之间,形如一缕螺旋状的头发。另外,佛陀胸前也可以绘有类似的发卷,叫做“斯里伐萨”,在这种情况下,它象征了自然世界里的本源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