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B. 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31 05:47
  • 提问者网友:火车头
  • 2021-01-30 12:42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
B. 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TP 、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 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人细菌体内,可用35S 标记噬菌体
D. 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 标记,再转人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 次,则含32P的DNA 应占子代DNA 总数的1 / 2n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30 13:18
A. 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B. 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TP 、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 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人细菌体内,可用35S 标记噬菌体D. 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 标记,再转人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 次,则含32P的DNA 应占子代DNA 总数的1 / 2n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选用了理想的实验材料― 噬菌体以及理想的技术手段―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只有DNA 有连续性,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 遗传的,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这可以通过分别用“ S 和32P 标记时,放射性的分布差别来判断,由于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进入细菌,因此,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一切条件,除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其余均由细菌提供。D 项中,经复制n 次后,含32P 的有2 个DNA ,比例为2 / Zn = l / Zn 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罪歌
  • 2021-01-30 14:28
感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