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谁写的?何解?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答案:3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07:15
- 提问者网友:不爱我么
- 2021-01-25 03:35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01-25 04:56
杜甫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首句如疾雷破山,何等声势;
次句如落日掩照,何等苍凉;
三处写当年;
四实叹今日也。
山外安觅翠华,意中却有;
寺中旧为玉殿,目下却无。
是无是有,是有是无,二语闪烁不定。
翠华玉殿,又极声势;
空山野寺,又极苍凉。
只一句中,上下忽变,真是异样笔墨。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后解。
翠华玉殿,既不可见,所见惟古庙存焉。而昭烈故天子也,以天子而有庙,必也玄堂太室,所谓振鸾来宾,和鸾至止者也,而今乃巢水鹤耳。
以天子之庙而有祭,必也八佾九献,所谓群公执爵,髦士奉璋者也,而今乃走村翁耳。
祠屋近是一样水鹤杉松,祭祀同是一样村翁伏腊,非幸其君臣一体,正荡其君臣无别也。
少陵为依严武而入蜀,蜀主为伐孙权而窥吴。后人所经,前人亦经焉;后人所止,前人亦止焉。后人吊前人,后人复吊后人。不独玉殿翠华,徒劳想象;抑且空山野寺,亦属虚无。
蜀主与武侯同尽,千载莫辨君臣;
村翁与水鹤俱湮,一时何分人物。
昔年白帝托孤,已作英雄往事;
今日蜀中怀古,岂非文士空花。
吾于此诗,得禅理矣。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首句如疾雷破山,何等声势;
次句如落日掩照,何等苍凉;
三处写当年;
四实叹今日也。
山外安觅翠华,意中却有;
寺中旧为玉殿,目下却无。
是无是有,是有是无,二语闪烁不定。
翠华玉殿,又极声势;
空山野寺,又极苍凉。
只一句中,上下忽变,真是异样笔墨。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后解。
翠华玉殿,既不可见,所见惟古庙存焉。而昭烈故天子也,以天子而有庙,必也玄堂太室,所谓振鸾来宾,和鸾至止者也,而今乃巢水鹤耳。
以天子之庙而有祭,必也八佾九献,所谓群公执爵,髦士奉璋者也,而今乃走村翁耳。
祠屋近是一样水鹤杉松,祭祀同是一样村翁伏腊,非幸其君臣一体,正荡其君臣无别也。
少陵为依严武而入蜀,蜀主为伐孙权而窥吴。后人所经,前人亦经焉;后人所止,前人亦止焉。后人吊前人,后人复吊后人。不独玉殿翠华,徒劳想象;抑且空山野寺,亦属虚无。
蜀主与武侯同尽,千载莫辨君臣;
村翁与水鹤俱湮,一时何分人物。
昔年白帝托孤,已作英雄往事;
今日蜀中怀古,岂非文士空花。
吾于此诗,得禅理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1-25 06:37
杜甫写的吧,大体就是借刘备欲兴汉而不能而感叹史实吧
- 2楼网友:山有枢
- 2021-01-25 05:46
野寺中还能隐约回忆起行宫:
《咏怀古迹》盛唐 杜甫
蜀主⑴窥吴幸三峡。
武侯祠堂常邻近,崩年亦在永安宫⑵,村里的人来祭祀,玉殿虚无野寺中⑶,君臣一体祭祀相同蜀主指刘备。
⑶无野寺。
刘备攻打东吴驾临三峡。
⑴蜀主,有野鹤作巢:伏天腊月。
古庙的杉松上:指刘备。
⑵永安宫,庙在宫东:在今四川省奉节县:原注今为卧龙寺,每逢节气。
⑷伏腊。
古庙杉松巢水鹤,驾崩那年也是在永安宫中。
全诗的注释及译文如下。
翠华想像空山里,一体君臣祭祀同。
在空山里还可以想像他的行仗。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2] ,岁时伏腊⑷走村翁。
武侯祠紧紧相邻在一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