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三千弱水】赐我三千弱水化作眼泪断桥人不归什么意思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11:31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1-24 05:39
【三千弱水】赐我三千弱水化作眼泪断桥人不归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1-24 07:08
【答案】 这好像是根据 李白和他妻子许氏的一些故事 写的.
  下面是找来的资料
  李白与许氏
   一
   关于李白家庭生活,与李白同时代的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宗).”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自述:“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于此,至移三霜焉”.清代王琦注:“许相公,谓许圉师”(《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六),唐高宗时期宰相.《旧唐书•列传》第九:“圉师,有器干,博涉艺文,举进士.显庆二年卒,累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龙朔中,为左相.为李义府所挤,左迁虔州刺史.上元中,再迁户部尚书.仪凤四年卒.”
   李白原配许夫人的情况,文献记载很少.李白上千篇诗文也找不出一篇是直接标明写给许夫人的.但许氏家族的情况记载十分详细.许圉师的父亲许绍,两《唐书》均有传.许绍本高阳人,梁末徙于周,因家于安陆.许绍有三子:善、智仁、圉师.许圉师有三子:自牧、自遂、自正.《旧唐书》又有:“(许圉师)俄以子自然因猎射杀人,隐而不奏.”,可见许圉师还有一个儿子许自然.但许夫人的父亲究竟是许圉师第几子,史未明载.
   二
   唐代的安陆与李唐皇室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早在北周时期任安州总管.李渊少年时期在安陆生活一段时间,和安陆人许绍同学,感情非常深厚.李渊在太原起兵后,许绍以隋夷陵通守率黔安、武陵、沣阳等郡起义归唐.因讨萧铣、王世充等有功,授硖州刺史,封安陆郡公.李唐王朝建立后,李渊曾亲笔写给许绍一封信,道叙生平旧谊,给予很高评价.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家同皇室关系的大致轮廓.
   昔在子衿,同游庠序,博士吴琰,其妻姓仇.追想此时,宛然心目,荏苒岁月,遂成累纪.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莅岳州;渡辽之时,伯裔又同戎旅.安危契阔,累叶同之,其间游处,触事可想.虽卢绾与刘邦同里,吴质共曹丕接席,以今方古,何足称焉.而公追砚席之旧欢,存通家之曩好,明鉴去就之理,洞识成败之机.爰自荆门,驰心绎阙,绥怀士庶,纠合宾僚,逾越江山,远中诚款.览此忠至,弥以慰怀.
   许氏家族和唐代安陆另一望族郝氏同为姻亲关系.许绍的女婿郝相贵早年跟随许绍起兵归唐,曾任滁州刺史.《旧唐书•郝相贵传》记载:“郝相贵,安州安陆人.隋末与其妻父许绍据峡州归国,以功授滁州刺史.封甑山县公.”.郝相贵的长子郝处俊为高宗时的宰相,卒后举以国葬.有唐一代,许氏一门九世三十二人,除宰相一人,光禄卿一人,节度史一人,监察御史三人外,曾任刺史十三人.郝氏一门七世八人,其中宰相一人,太守、刺史各两人.
   唐太宗李世民时,又将“是子因果类我”十分欣赏的第三子吴王李恪任为安州都督.1981年,境内棠棣王子山发掘吴王妃杨氏墓,出土石碑一块,刻有“大唐吴国妃杨氏之志”.李恪之孙李祗世袭吴王,李白与其交往也十分密切.
   三
   唐代社会,世袭名门贵族和普通士族是有等级区别的.许郝家族属普通士族中间因立有战功显赫起来的朝廷新贵,并非世袭名门贵族.世袭贵族重礼仪,讲究经学传统,这是士族中间起来的朝廷新贵所不能及的.《旧唐书》云:“富如田彭,贵如郝许”,当时江淮间流传“贵如许郝”或“贵莫如许”,就是这种等级观念在唐代社会中间的反映.
   李白的身世是一个历史之谜.李白自述陇西成纪人,汉将军李广之后,凉武昭王九世孙,和李唐皇室同宗同脉.这样,李白毫无疑问就是世袭名门贵族.但名门贵族与朝廷新贵联姻,往往会遭到社会舆论的非议.
   唐代法令同时规定“当色相婚”,不同的社会阶层不能交错通婚,特别是士族与庶族、士族与百姓之间.李白又称先世流落西域碎叶,且“绝嗣之家,难求谱牒”,这就使得李白在安陆期间因为身份问题陷入一个难堪的境地.如果是世袭贵族,那么与许氏成婚会遭人闲话.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严格按照唐代户籍管理制度,李白没有表明身份的“谱牒”,是一介布衣,就有可能触及唐代法令.正是这个原因,开元十八年安州裴长史到安陆后“谤言忽生,众口攒毁,将恐投杼下客,震于严威”.李白为此作《上安州裴长史书》“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笑,以明其心.而粗陈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又称“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过此三者,鬼神不害.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可见情形十分严重.李白也因此只得离别许氏远赴长安,寻求政治出路.“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谈长剑乎?”
   四
   许氏夫人在李白心目中的情感份量无可替代.由于身世方面的原因,诗人又陷入了难以言说的两难境地.安陆陈建平先生曾撰有《李白诗中的许夫人探微之一、之二》两篇论文,对此作过深入研究.陈老先生认为,李白《古朗月行》等诗篇是写给许夫人的作品,且以“元六林宗”代称夫人许氏.
   李白离开安陆之后,对许氏夫人生育的一双儿女充满深厚感情.李白集中《送杨燕之东鲁》云:“二子鲁门东,别来已经年.因君此中去,不觉泪如泉.”《寄东鲁二稚子》云:“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还.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并肩.双行挑树下,抚背复谁怜?”从二诗中“别来已经年”,“别来向三年”判断,两首诗当作于天宝六载后.显然,许夫人此时已不在人间.
   李白同许夫人结合,最早不会早于开元十五年秋,即《上安州李长史书》后,最迟不会迟于开元十六年春,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前.许夫人的卒年当在天宝元年秋后,天宝六载以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间朝暮
  • 2021-01-24 08:19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