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白居易)(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答案:5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5 17:19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2-25 06:08
夜雪(白居易)(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2-25 07:25
一、本诗主要从触觉、视觉和听觉三个角度来写夜雪的:睡眠中因寒冷而醒,这是从触觉来描写;看到窗户透亮,这是从视觉来描写;听到竹枝被雪压折的声音,这是从听觉来描写的。
二、附原文如下: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三、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二、附原文如下: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三、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夜雪》作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诗人当时45岁,官职是江州司马。当时白居易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作者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孤寂之情愈发浓烈,写下了这首《夜雪》。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woshuo
- 2021-02-25 12:42
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首别具一格的咏雪诗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三年贬江州时。全诗不直接状雪之貌,而皆由诗人在室内卧榻上对雪的感受出发,从侧面烘托。首句写感觉,次句写视觉,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绘出了雪之形,雪之声,雪之大。此诗还紧紧抓住了夜雪的特征,夜晚下雪,气温骤寒,因而衾枕不暖;由于雪的光洁,黑暗的夜晚也变得明亮;“劈啪”的折竹声暗示了纷纷扬扬的夜雪越下越大。正因为如此,此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才显得新颖别致,清新脱俗。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首别具一格的咏雪诗作于元和十年(815)至十三年贬江州时。全诗不直接状雪之貌,而皆由诗人在室内卧榻上对雪的感受出发,从侧面烘托。首句写感觉,次句写视觉,后两句从听觉的角度,绘出了雪之形,雪之声,雪之大。此诗还紧紧抓住了夜雪的特征,夜晚下雪,气温骤寒,因而衾枕不暖;由于雪的光洁,黑暗的夜晚也变得明亮;“劈啪”的折竹声暗示了纷纷扬扬的夜雪越下越大。正因为如此,此诗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才显得新颖别致,清新脱俗。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 2楼网友:神的生死簿
- 2021-02-25 11:30
触觉,视觉,听觉
- 3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2-25 09:53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用:
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共同感受雪夜的彻夜辗转难眠。
折竹:表示积雪之厚重。
作者似有孤寂和忧愁的感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用:
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共同感受雪夜的彻夜辗转难眠。
折竹:表示积雪之厚重。
作者似有孤寂和忧愁的感觉。
- 4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2-25 08:20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用:
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共同感受雪夜的彻夜辗转难眠。
折竹:表示积雪之厚重。
作者似有孤寂和忧愁的感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用:
已讶衾枕冷- 触觉
复见窗户明- 视觉
时闻折竹声- 听觉
共同感受雪夜的彻夜辗转难眠。
折竹:表示积雪之厚重。
作者似有孤寂和忧愁的感觉。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