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立秋节气对肠道有影响吗?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9 10:44
  • 提问者网友:
  • 2021-12-28 19:52
立秋节气对肠道有影响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狂恋
  • 2021-12-28 20:16
立秋之日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
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开始内收。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会出现下降。 此外,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凉伊始忌贸然进补。而且大量饮食补品,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一下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而出现脘腹胀闷、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泻等症状。 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时期,可先补食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
1“秋冻”要适度起居调养要诀:早起早睡
“春捂秋冻”是民间熟知的传统养生经验。然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胃肠病患者“秋冻”必须要适度,勉强挨冻反而容易使肠胃旧病复发。   秋天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由凉而渐寒,昼夜温度差较大。由于胃肠喜暖恶冷,暖散寒凝,凝则伤胃。因此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应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另外,秋时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因此人们的睡眠节律也要顺应季节的这一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做到早睡早起。
2“秋悲”要避免情绪调节要诀:心境乐观
别低估情绪变化对胃肠疾病的影响力。早有大量临床数据表明,情志因素是胃肠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情绪波动尤其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关系密切。   入秋后,最常出现的景致便是早枯叶落,花木凋零。此时人们容易触景生情,内心产生萧条、冷落、垂暮的消极感觉。从而导致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而忧思多虑,必伤肝脾,致使百病纵生。因此,我们在秋季调养肠胃时不能忽视培养乐观情绪的重要性。试着转换一下思考的角度:用收获替代萧条,体验累累硕果的喜悦。这样就能做到内心恬静、神志安宁、以收敛神气。
3“秋燥”需调理药食安排要诀:慎重细致
干燥是秋季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因此人们常把“秋燥”挂在嘴边。中医理论认为,燥邪伤人,耗伤阴津。肠道在秋季容易失于滋润,传导失职,出现大便干燥秘结,难以排出。此外,胃也有喜润恶燥的特点。因此胃阴亏虚患者,秋季易受燥邪侵扰,虚热易生,热郁于胃,导致胃气失和。所以在整个秋季,胃肠功能不佳者需要注意药食调养。   总的来说,饮食选择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并做到进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尤其需要注意入秋后应尽量避免食用瓜果,俗语曰:“秋瓜坏肚”,这句话不无道理。西瓜、香瓜等在暑季虽能祛暑利润,但在秋季食用则易损伤脾胃,导致腹泻。
4“金秋”适运动运动锻炼要诀:把握尺度 每到秋季,人们总会感到金风送爽,气候宜人。秋天的气候特点让它成为了适宜锻炼的“黄金季节”。趁着入秋时节,伴随微风进行运动不仅能增强人体抵抗力,还可促进胃肠的蠕动,使气血调畅。   不过,提醒胃肠道功能不佳者,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应找准平衡点。建议选择那些较为柔和舒展的运动,如太极拳、羽毛球、游泳、慢跑、散步或登山等。运动量以微微汗出,不觉疲乏为度。把握尺度十分重要,运动过量反而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12-28 20:37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