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美学、艺术与宗教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0:14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1-02 12: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美学、艺术与宗教 ①北京天坛象征天,颜色是蓝的,形状是圆的,人到了天坛祭天时,人感到天的至高无上,人在天坛下,只能翘首仰望,天显得高不可攀。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祭天。这是中国儒教的政教合一的一种表现。宗教利用艺术让人们接受宗教神学观点,通过图像说明宗教的真理。艺术作品以物质作为媒介、手段,表达宗教最高的理想。宗教用的媒介有声音、色调、线条、建筑材料、语言等,各种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祈求,也就是表达宗教所提倡的“意向”。 ②以音乐为例,各种宗教音乐不一样,基督教颂神诗与佛教的佛曲不一样,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都是表达对信仰对象赞叹、仰慕的感情,都表达一种要求得到外来强大力量拯救苦难的心情。宗教建筑的色调、线条也如此。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都较庄重,摒弃华丽的颜色。寺庙建筑也是尽量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站在建筑物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从这不难看出,宗教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即宗教利用形象表达宗教的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用有形来表达无形,以种种方式,通过视觉、听觉施以宗教建筑、音乐的刺激,引起敬慕之感。对神的崇拜,也就是对自己的缩小,一方面夸大崇拜对象,一方面缩小自己。不管什么宗教都要使人感到在神面前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什么宗教都要证明人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这些可以用哲学、文学来表示,也可用艺术表示。 ③在许多社会未知数面前,宗教在社会上还起作用。比如宗教画的圣母像,表现圣洁、慈祥。因为在到处充满争斗、竞争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残酷而紧张,宗教宣传它那里有真正的同情和怜悯。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用来反衬人世间的冷酷,给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俘虏信徒的一种手法。从高大的佛塑像的头部挂一条垂直线到地面,可以发现佛像并不是垂直的,而是全身微向前倾斜。这并不是塑造者技术上的失误,恰恰表示塑造者的匠心,它可以使朝拜者产生佛像与朝拜者亲近的印象。这是以艺术形象表示宗教意图。从这可以看出,宗教艺术的作用不能仅仅看作美的形象。研究宗教,要时刻想到它的社会性,忘掉这一点就会忘掉宗教之所以为宗教这一主要性质。 ④宗教音乐,一般不激烈、不刺激,节奏缓和,无很高的高音,也无很低的低音。这种音乐可以收到较好的宗教效果。信徒们从闹嚷嚷的世俗生活中,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清静、安谧、肃穆的境界,暂时摆脱了紧张、喧闹,享受一下缓和松散的气氛,使内心得到调整。 ⑤在中国,封建社会要维持它的存在,维持阶级的统治,必须有一整套上层建筑,从各个领域共同维护纲常名教,忠君忠国、孝顺父母,儒教、佛教、道教都一样,通过文学、艺术、音乐为一个共同的封建社会服务。 (选自《天人之际》有删改) 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认为,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因为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没有资格祭天。 B.借助于艺术,宗教可以表达、宣传其真理、神学观点和最高理想。 C.宗教提倡的“意向”正是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所表达的观念和祈求。 D.宗教通过具体的形象刺激人们的感官,表达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 E.宗教艺术既有美的形象,亦有社会作用,而后者是主要的方面。 6.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使瞻仰者感到自己的渺小,宗教建筑都会建得高大宏伟,摒弃华丽的颜色。 B.不管是哪一种宗教音乐都会有相同的地方,即表达对神的崇拜,对人自身的缩小。 C.无论用哲学、文学还是艺术的形式,宗教都要证明只有神的权力才是永恒无限的。 D.宗教音乐通常节奏缓和,音调适中,让信徒在聆听时摆脱世俗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7.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是以艺术形象表示宗教意图。”请说说以哪些艺术形象表示什么宗教意图。(4分) 8.四川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依山凿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神情肃穆,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 米,头宽10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依据文意,分析乐山大佛如何体现宗教与艺术(或美学)之间的关系。(4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1-02 13:48
【答案】 5.A C 6.A 7.①宗教画的圣母像,表现圣洁、慈祥。②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使信徒感觉到来自宗教的真正的同情和怜悯。③佛像全身微向前倾斜,使朝拜者有亲近感。 8.①乐山大佛异常高大,人在他面前相形之下显得渺小,可以引起对神的崇拜。②乐山大佛神情肃穆,可以引起人们的敬慕之感,容易进入安谧、肃穆的境界。③面对流转而逝的江水,乐山大佛如山般正襟危坐,可以使人感到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 【解析】 5. 试题分析:解说:A项原文是“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祭天。这是中国儒教的政教合一的一种表现。”原文出现在第一段第三、四行。选项所述不是作者的观点,作者对此不是肯定性转述,而是带有批判意味。B项原文是“宗教用的媒介有声音、色调、线条、建筑材料、语言等,各种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祈求,也就是表达宗教所提倡的‘意向’”。原文出现在第一段末尾。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是宗教利用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和祈求。主体是“宗教”而不是“人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解说:见原文第二段第三至五行。“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都较庄重,摒弃华丽的颜色。寺庙建筑也是尽量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站在建筑物前感到自己的渺小。”A项随意扩大所指范围。注意原文“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摒弃华丽的颜色”“尽量的高大宏伟”。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前后文的语境,本题是“局部”题,一般在题目出处附近寻找答案。需要学生分析第三段,概括归纳要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 试题分析:每点应点明佛像(艺术)、所体现的宗教“意向”,意思对即可。本题一般是观点归纳或分析题,有时要关照全文,先要弄清是什么观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02 14:10
谢谢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