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愁是什么。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6 19:44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2-26 00:57
前赤壁赋中苏轼的愁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风格不统一
  • 2021-02-26 02:10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2-26 03:48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 明确: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具体说来,从三个角度来描写: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凄凉哀怨;二是描述箫声余音悠远绵长;三是描述箫声的感人力量.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潸然下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的客,听懂了苏轼的弦音,按照自己的感受将那种感情进一步强化了,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宛转,竟然引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yǐ)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思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使动用法)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孤舟之嫠妇. 【译文】于是,喝着酒,快乐极了,敲着船舷唱起来.歌词是:“桂木的棹啊,兰木的桨,拍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箫的,按着歌声吹箫应和.箫声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延绵不断.这幽怨的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