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观沧海》与《钱塘湖春行》的赏析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5 01:12
- 提问者网友:心如荒岛囚我终老
- 2021-05-04 11:51
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到网上搜,比较懒,求助一下!(每篇500字左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醉吻情书
- 2021-05-04 12:59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823)春。白居易于上年年底到达杭州,大约有许多公务急需交接处理,加上西湖的冬景毕竟稍逊其它季节的景致,所以白居易没有留下游赏之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来临,大自然才刚刚吐露出些许春的消息,白居易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
全诗第一句交待了诗人观赏西湖的立足点,也是诗人此次“春行”的起点,为以下整个画面的展开确定了角度。“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因与其它山不相连接,故名。据五代王谠《唐语林》卷六:“贞元(785-804)中,贾全为杭州,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白居易此次春行距贾全造亭不过二十余年,“贾公亭”当还存在,但现在已难觅它的踪迹。据白居易此诗,则贾公亭大致也在孤山的西北侧,则白居易此行的起点大约在今里西湖西岸的北山路中段。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这是观赏西湖景致的颇佳角度。从这里人们的视线可作扇面延伸,既能一目了然地看清里西湖,又可透过白堤看到外西湖更开阔澹远的湖面,有近有远,虚实相参,西湖的美景可尽收眼中。
第二句是总写。诗人来到湖边,首先自然是放眼四望,以求对西湖此时的景象有一个完整把握。只见春水方生,湖面一改冬日的浅涸,变得满满荡荡,似蕴含着无限生机。“初平”不一定最满,但意味着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继续上涨的势头,这是比已达到稳定的饱和更能唤起观赏者兴奋之情的景象。因为事物最美好的时光不一定是它达到盛满状态的时刻,而往往在于它蓬勃向上之时。云脚低垂也正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霈然作雨,催生万物。总之,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都变得那么活跃,那样时刻滋生着变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诗人的笔法。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写位置,他忽北忽西;写景致,他忽高忽低。左右变幻,上下呼应,跌宕多姿,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此诗当作于长庆三年(823)春。白居易于上年年底到达杭州,大约有许多公务急需交接处理,加上西湖的冬景毕竟稍逊其它季节的景致,所以白居易没有留下游赏之作。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来临,大自然才刚刚吐露出些许春的消息,白居易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西湖边。
全诗第一句交待了诗人观赏西湖的立足点,也是诗人此次“春行”的起点,为以下整个画面的展开确定了角度。“孤山”在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因与其它山不相连接,故名。据五代王谠《唐语林》卷六:“贞元(785-804)中,贾全为杭州,于西湖造亭,为‘贾公亭’。”白居易此次春行距贾全造亭不过二十余年,“贾公亭”当还存在,但现在已难觅它的踪迹。据白居易此诗,则贾公亭大致也在孤山的西北侧,则白居易此行的起点大约在今里西湖西岸的北山路中段。到过西湖的人都知道,这是观赏西湖景致的颇佳角度。从这里人们的视线可作扇面延伸,既能一目了然地看清里西湖,又可透过白堤看到外西湖更开阔澹远的湖面,有近有远,虚实相参,西湖的美景可尽收眼中。
第二句是总写。诗人来到湖边,首先自然是放眼四望,以求对西湖此时的景象有一个完整把握。只见春水方生,湖面一改冬日的浅涸,变得满满荡荡,似蕴含着无限生机。“初平”不一定最满,但意味着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继续上涨的势头,这是比已达到稳定的饱和更能唤起观赏者兴奋之情的景象。因为事物最美好的时光不一定是它达到盛满状态的时刻,而往往在于它蓬勃向上之时。云脚低垂也正是春天特有的景象,它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霈然作雨,催生万物。总之,春天来了,大自然的一切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都变得那么活跃,那样时刻滋生着变化。
更值得玩味的是诗人的笔法。无论是交待观赏的立足点,还是总体描绘湖上景象,他都不是呆板地描叙。写位置,他忽北忽西;写景致,他忽高忽低。左右变幻,上下呼应,跌宕多姿,隐约透露出诗人既兴奋又闲暇、既深情又从容的观赏心态,并为全诗定下了轻松活泼的情感基调。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