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道教发源于哪个朝代

答案:6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7 21:55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1-27 18:31
道教发源于哪个朝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冷風如刀
  • 2021-01-27 19:27
道教,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1-28 01:17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箍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士,神仙的修炼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因此说,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而建立,发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园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庄子:战国时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老子哲学继承者,学问渊博,著《庄子》十万余言,即《南华真经》,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共52篇,现存33 篇,唐玄宗封他为“南华真人”,宋徽宗时封他为“徽妙方能真君”。鬼谷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楚国人。因长期隐居颖川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内)的鬼谷山,故鬼谷子,著有《鬼谷子》一书,是中国相学的创始人。徐福:秦时方士,世界上最早的航海家,探险家,琅砑人(今山东胶南,诸成一带),是道家医学的创始人。东方朔:西汉方士,字曼青,西汉时平厌次(今山东陵县)人。著有《神异经》,《海内十洲记》等书,精通道家命相学,医药学。人称“仙人”。张道陵:东汉人。他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实际创立者,东汉沛国丰人(今江丰县)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葛洪:东晋著名道士,人称葛仙翁,丹阳旬容人(今江苏境内)著有《抱朴子》一书,共70篇,主要记载炼丹的方法。对我国化学,医学,制药学有一定的贡献。王重阳,金代著名道士,陕西咸阳人,是道教中全真教的创始人,著有《明阳立教十五论》,是道教养生学的倡导者。张三丰:明代著名道士,武当派创始人,冀川寥阳人(今河北)精通丹术,著有《全丹玄要》三篇。《道藏辑要》中收录生人所编《张三丰先生全集》对道教武术和道教音乐作出重要贡献。 道教的影响遍及东南亚各国。
  • 2楼网友:蕴藏春秋
  • 2021-01-27 23:54
汉朝 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相传汉顺帝时,张陵入蜀,居于鹤鸣山中,以太上老君口谕之名作道书,并广泛吸收川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创立五斗米道,标志着道教正式形成。
  • 3楼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1-27 23:33
道教发源,中国史学界认为是晋代的葛洪。 按中国现有文献记载说,先秦时老子、孔子等,都是道的传人(这里没有贬低儒家的意思哦,先秦是儒道不分家的,所以有孔子问道于老子),学的都是一种内容:认识宇宙规律、最终获得心灵和肉体的双双解脱(或称逍遥)。更早的代表人物就是广成子和稍后的黄帝了。 按中国真正传统的道家内部口口相传的历史,道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至少已经存在200万年了。源头已经超过亚特兰蒂斯(典型文化即八卦),直抵“姆”大陆(典型文化即五行,也即中医阴阳五行的来源)。 嗯嗯,这个是没办法考证的,有些太夸张了哦。据说,在道家修炼到一定层次,就会象佛家罗汉一样看到自己过去未来多少世,甚至宇宙的演变(佛家称为刧)。据说看到这些的人,对此深信不疑。按俺听到最夸张的说法(2000年遇到台湾来大陆观光的道家昆仑门嫡传胡道长)说,中国的道家,已经存世400万年了。 因为我们凡人听到这种说法过于夸张,大家就当个乐子听着玩儿吧。
  • 4楼网友:从此江山别
  • 2021-01-27 22:21
西汉 【简释】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所谓道教,是以中国古来的萨满教的咒术信仰(鬼道)为基础,在其上重迭地、复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仪礼与思想,吸收了老庄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学,并吸收了佛教的业报轮迥和解脱,乃至济度众生的教理、仪礼等,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体系,以同"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汉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
  • 5楼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1-27 20:42
道教:追求仙境、仙人以及成仙之术的方术之士,先秦已有。古代传说中的方士有彭祖、容成、素女等。《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周灵王时的方士苌弘,以方术奉事周灵王,这是现在史籍中记载最早的方士。战国末,燕齐沿海一带的神仙方士十分活跃,形解销化,依鬼神之事,成为方仙道。秦始皇时,派遣方士徐福去海上为之寻求仙人和仙药。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方士有李少君、栾大、公孙卿等,他们或者祠灶、化丹砂为黄金,或者以方术致鬼神,或者求不死之药、寻找仙人。以后神仙方术为道教所继承,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被秦汉道家、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后世道教所吸取。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的思想,成为汉代人普遍的看法。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满了阴阳五行思想。《太平经》之言「以阴阳五行为家」,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天地之性是由阴阳所构成的。《老子想尔注》讲阴阳之道,主张「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参同契》以《周易》卦爻配阴阳五行,用以说明修仙炼丹。《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用阴阳之气炼形养身。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教教义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并大量采用阴阳五行学的名词术语。 「神」的观念充满了先秦古籍,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具有神秘的主宰力。「仙」是种长生不死的信念,《说文解字》说仙是「长生迁去」,《释名》也说老而不死叫仙。神仙连用是后世道教术语,但神仙思想早已萌发。《庄子·逍遥游》描绘藐姑射山的神人不食五谷,乘云御龙,游于四海之外。《庄子》中多处对神人、至人、真人等神仙的生活与法术作了形容。《山海经》记载有「不死之国」、「不死之药」和「不死树」、「不死民」等等。古代又有许多长寿不死的神仙人物的传说,如说彭祖在世八百馀岁,广成子修身二千馀岁而形不衰。古代神仙思想在燕齐沿海地区较为流行,在荆楚一带神仙传说也较多,可以说春秋战国时的燕齐文化和荆楚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神仙思想。特别是燕齐位临大海,海市蜃楼的幻景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幻想海上有神仙,居住著不死的仙人。於是燕齐兴起了宣传神仙不死和播弄神仙方术的神仙家,燕昭王尤其督信。这些先秦的神仙思想到秦汉时由於统治者的热衷而盛行不衰,秦皇汉武掀起大规模的求仙浪潮。道教产生后继承发展了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使之成为道教最基本的信仰,这是道教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显著特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