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试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00:30
  • 提问者网友:流星是天使的眼泪
  • 2021-03-09 21:08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试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2滴碘液
37℃;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2滴碘液
37℃;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哪知我潦倒为你
  • 2021-03-09 21:23
(答案→) 解析:1)1号和2号试管相比,不一样的是唾液的有无,因此,以唾液作为变量,1号试管内有唾液,可以分解淀粉,2号没有唾液,淀粉不被分解,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因此,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从中可得出,唾液可以消化淀粉的结论。2)1号和3号形成对比,馒头状态不一样,其它的都一样,3号试管由于馒头未被切碎,所以无法和唾液充分接触,淀粉不能充分被分解,故,会变蓝。3)由于4号试管温度与其他的不一样,因此要以温度为变量,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其它因素应该控制不变,故以1号试管为对照试验,4号内要加入2ml唾液,温度太低,抑制酶的活性,因此,4号试管内的淀粉不被分解,故变蓝。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渡鹤影
  • 2021-03-09 22:07
和我的回答一样,看来我也对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