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边际原理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6 08:12
- 提问者网友:沦陷
- 2021-02-06 01:55
饭店损益分析的应用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2-06 03:16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说的是: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每一单位物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是不同的,它们呈递减关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来说,第一碗饭给他的效用最大,第二碗饭则没有那么大了,吃到一定程度后,再吃的话,饭给他的效用是负的,即不仅不能给他好处,反而是负担。对买车的人也一样,当他买了第一辆车时,他感到方便很多,同时有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当他买第二辆车时,由于他不能同时用两辆车,这第二辆车给他的效用就没有第一辆车大。当然第二辆车还能起到备用的作用,而且会增加他的炫耀资本,此时总的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他买第一辆车时增加的幅度大。如果他继续购车,买了车后,既要雇司机,又要准备停车的车库,同时要防范窃贼等等,这些成本反而可能高于第三辆车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得不偿失的。
想想看吧,两个月收入都是1000元的人赌博,赌到一方输光为止。一个人变成穷光蛋,另一个人收入加倍。这给社会带来的,将是什么前景?后者的收入增加,只可能会让他过得更舒服一点,可前者却陷入了无法生活的困境。这个结果既不利于社会公正,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启示: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损失的效用。”这正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表现。
边际效用的测量
边际效用可以象长度或者质量一样准确测量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要在现有的效用理论上作一些简单的推理,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边际效用。
现有效用理论:
1、效用
“效用是人们对物质客观属性的主观感受。”(卡尔.门格尔)。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新增一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效用。
3、效用最大化原理
“经济学依赖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效用的那些物品和服务。”(《经济学》P62)。
4、边际效用下降原理
边际效用是指新增一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出,当某物的数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5、等边际原理
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经济学P65)
推理:
1、效用生产率最大化原理
很明显,效用最大化原理隐含着一个条件,效用最大化并不是效用绝对值最大化。比方说,物品A的效用是物品B的效用的2倍,人们并不一定会选择物品A。因为如果取得物品A的时间是取得物品B的时间的3倍,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物品B,而不是物品A。效用最大化原理一定要加上时间的限制,即效用最大化原理应该是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最大化原理。如果把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定义为效用生产率,那么效用最大化原理也就是效用生产率最大化原理。
2、时间等边际原理
我们只要把等边际原理里的“一美元”换成“一单位时间”,就可以得到更完美的时间等边际原理。我们根本不需要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因为每个消费者的时间都是完全一样的,不分贵贱,不分富穷,每天都是24小时。我们也根本不需要假设消费者面临着各种物品的既定的市场价格。
时间等边际原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必须使耗费在任何物品或活动上的最后一单位时间取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生产率决定论
各物品的边际效用是由该物品的生产率决定的。
比如,我一小时生产5个苹果或3斤大米,那么对我来说,5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一定等于3斤大米的边际效用。为什么必须符合这一条件呢?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如果耗费在5个苹果的最后一小时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时间就会从生产大米的耗费中转移到苹果上去——直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耗费在两者上的最后一小时的边际效用对等时为止。我会因此而增加我的总效用。反之亦然。
如果用一小时来表示一小时生产各物的边际效用,那么,1个苹果的边际效用就等于1/5小时;1斤大米的边际效用就等于1/3小时。
推而广之,任何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该物品生产率的倒数。
推论:任何人一天的边际效用的总和都等于24小时。
4、边际效用的测量
通过以上论证,边际效用可以用时间来测量。假设单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q,生产率为p,则有:
q=1/P
说明:以上讨论的效用范围是可实现的效用,如果某物品的最大效用小于1/p,其效用就不会实现,不在讨论之列。
我们惊奇地发现,尽管物品效用是一个主观的量,但物品边际效用的大小却完全由其生产率决定。一个人不管如何古怪,如何离奇,其对一物的评价与别人的评价如何不同,但该物的边际效用却是由其生产该物的生产率决定的。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任何两物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生产率倒数之比,后者决定前者,随着两物生产率之比的变化,其边际效用之比跟着变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来说,第一碗饭给他的效用最大,第二碗饭则没有那么大了,吃到一定程度后,再吃的话,饭给他的效用是负的,即不仅不能给他好处,反而是负担。对买车的人也一样,当他买了第一辆车时,他感到方便很多,同时有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当他买第二辆车时,由于他不能同时用两辆车,这第二辆车给他的效用就没有第一辆车大。当然第二辆车还能起到备用的作用,而且会增加他的炫耀资本,此时总的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他买第一辆车时增加的幅度大。如果他继续购车,买了车后,既要雇司机,又要准备停车的车库,同时要防范窃贼等等,这些成本反而可能高于第三辆车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得不偿失的。
想想看吧,两个月收入都是1000元的人赌博,赌到一方输光为止。一个人变成穷光蛋,另一个人收入加倍。这给社会带来的,将是什么前景?后者的收入增加,只可能会让他过得更舒服一点,可前者却陷入了无法生活的困境。这个结果既不利于社会公正,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启示: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增加100元收入所带来的效用,小于失去100元所损失的效用。”这正是边际效用递减的表现。
边际效用的测量
边际效用可以象长度或者质量一样准确测量吗?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只要在现有的效用理论上作一些简单的推理,就可以非常准确地测量边际效用。
现有效用理论:
1、效用
“效用是人们对物质客观属性的主观感受。”(卡尔.门格尔)。
2、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新增一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效用。
3、效用最大化原理
“经济学依赖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假定,即人们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效用的那些物品和服务。”(《经济学》P62)。
4、边际效用下降原理
边际效用是指新增一单位物品时所带来的新增效用。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出,当某物的数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5、等边际原理
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经济学P65)
推理:
1、效用生产率最大化原理
很明显,效用最大化原理隐含着一个条件,效用最大化并不是效用绝对值最大化。比方说,物品A的效用是物品B的效用的2倍,人们并不一定会选择物品A。因为如果取得物品A的时间是取得物品B的时间的3倍,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物品B,而不是物品A。效用最大化原理一定要加上时间的限制,即效用最大化原理应该是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最大化原理。如果把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定义为效用生产率,那么效用最大化原理也就是效用生产率最大化原理。
2、时间等边际原理
我们只要把等边际原理里的“一美元”换成“一单位时间”,就可以得到更完美的时间等边际原理。我们根本不需要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因为每个消费者的时间都是完全一样的,不分贵贱,不分富穷,每天都是24小时。我们也根本不需要假设消费者面临着各种物品的既定的市场价格。
时间等边际原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必须使耗费在任何物品或活动上的最后一单位时间取得的边际效用相等。
3、生产率决定论
各物品的边际效用是由该物品的生产率决定的。
比如,我一小时生产5个苹果或3斤大米,那么对我来说,5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一定等于3斤大米的边际效用。为什么必须符合这一条件呢?根据效用最大化原理,如果耗费在5个苹果的最后一小时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那么,时间就会从生产大米的耗费中转移到苹果上去——直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耗费在两者上的最后一小时的边际效用对等时为止。我会因此而增加我的总效用。反之亦然。
如果用一小时来表示一小时生产各物的边际效用,那么,1个苹果的边际效用就等于1/5小时;1斤大米的边际效用就等于1/3小时。
推而广之,任何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该物品生产率的倒数。
推论:任何人一天的边际效用的总和都等于24小时。
4、边际效用的测量
通过以上论证,边际效用可以用时间来测量。假设单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q,生产率为p,则有:
q=1/P
说明:以上讨论的效用范围是可实现的效用,如果某物品的最大效用小于1/p,其效用就不会实现,不在讨论之列。
我们惊奇地发现,尽管物品效用是一个主观的量,但物品边际效用的大小却完全由其生产率决定。一个人不管如何古怪,如何离奇,其对一物的评价与别人的评价如何不同,但该物的边际效用却是由其生产该物的生产率决定的。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任何两物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生产率倒数之比,后者决定前者,随着两物生产率之比的变化,其边际效用之比跟着变化。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末日狂欢
- 2021-02-06 04:56
等边际原理: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 参考资料:《经济学》萨缪尔森p65 举例如下: 小朋友们是如何进行消费的呢?不会就是盲目地买很多吃的,买很多的学习用品吧?人们通过消费获得的满足感,会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是无限地增加。当物品消费量达到一定限度时,由此获得的满足感反而会逐渐减小。那么,小朋友们到底该如何进行消费呢? 使人变年轻的泉水 从前有个村子里住着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有一天,老爷爷照例去山里打柴。正在卖力地打柴时,不知从哪儿传来鸟儿美妙的叫声,老爷爷就放下手中的活,朝着传出鸟儿叫声的地方走去。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只几天前老爷爷给医过腿的鸟。 “鸟啊,现在看来腿都好啦,真是万幸啊。” “叽喳叽喳叽喳!” 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同时挥动着两只翅膀,示意老爷爷跟着她走。老爷爷心想,鸟儿肯定有什么事,就跟着她走了。鸟儿飞过草丛,来到一个阳光明媚的小泉眼旁,“叽喳叽喳”叫唤几声后,就落到了树上。 老爷爷跟着鸟儿一路跑到这里,早已累得满头大汗,嗓子干渴。 “口渴了,正好这里有一眼清澈如镜的泉水。”老爷爷高兴地捧起泉水一口、两口、三口……一口气喝了个水饱。 “啊,真好喝!又甜又爽!蜂蜜也没这么好喝啊!” 不一会,哦!哦!怎么回事?老爷爷的身体开始变化了。疲劳的身体开始有力气了,四肢的肌肉开始膨胀了。皮肤上的皱纹展开了,花白的头发和胡须变黑了。 老爷爷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眼泉水就是“使人变年轻的泉水”。 老爷爷高兴得不得了,一口气跑到家里,一点也不觉得累。一到家门口,老爷爷就高声喊道: “喂,老太婆!我回来了。快出来看看!” 老奶奶听到丈夫的声音,就打开门。但门口只有一个长得很像丈夫的小伙子,并没有丈夫的身影。老奶奶就东张西望,看看丈夫到底在哪里。 “喂,不认识我了?我,是你的丈夫!” 老奶奶大吃一惊,后退了一步,问道: “啊!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老爷爷就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唉呀妈呀,真有那么神奇的泉水吗?那我也要喝那眼泉水。” 老爷爷说等天亮了再去吧,可老奶奶不听劝阻,马上向那眼泉水跑去。一看到那眼泉水,老奶奶就开始喝起来,一口、两口、五口、十口……老奶奶还想更年轻一点,就继续喝。可是怎么回事啊?老奶奶泉水喝得太多了,居然变成了一个小婴儿。 童话反思 这个童话说明了人们在进行物品消费的时候,怎样的消费才是最好的消费。再好喝的泉水也要适可而止。适合于自己的消费,才是合理的消费。 看看童话中的老爷爷吧。老爷爷跟着鸟儿跑到泉水旁,口渴了,所以就喝到解渴为止。结果就变成了健壮的小伙子。可是老奶奶呢?太贪心了,一下子喝得太多了,结果变成小婴儿了。 现实经济生活中也适用这个原理。再好吃的食物,过了一定的限度后,满足度也会减小。不仅不会增加满足度,反而可能带来祸害。俗话说“好吃的食物总吃也会腻味”,“好听的歌总听也会腻味”。 “好吃的食物”、“好听的歌”刚开始时给人的满足度是相当高的,可是过了一定限度后,满足度就会逐渐减小。我们称之为“边际原理(principle of marginal)”或“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小朋友们喜欢吃的比萨饼、雪糕、汉堡包等。比萨饼一次吃得太多的话,适用比萨饼味道递减的“边际比萨饼味道递减法则”,汉堡包同样也适用“边际汉堡包味道递减法则”,雪糕同样也适用“边际雪糕味道递减法则”。 我们在经济生活中常常为“如何消费才是最好的方法”而烦恼。此时我们运用“边际原理”就可迎刃而解了。消费者为了从收入中获得最大的满足,就拼命地吃,结果是既花了钱,又伤了身。反之,如果特别想吃,但为了省钱而硬忍着不买也不好。 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合理的消费才是最好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具有根据现有收入计划消费的智慧。 现在,韩国每年扔掉的食物垃圾价值10兆韩元!处理这些垃圾还要花费巨额的费用。难道仅仅是食物吗?学习用品、衣服、家具、家电、汽车……大家是如何进行消费的?运用好边际原理,就能减少资源浪费,就会成为大富翁。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